上海大学理论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大经济学院理论经济学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上海大学理论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切忌投入太多时间和看的过早。因为这样会浪费其他学科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效率与规划也不一样,所以千万要按自己的学习习惯来,别人云亦云,政治跟紧肖秀荣大大,看书、做题都可以。我买了精讲精练和1000题,还不错吧。知识点比较细致,可以扫除盲区。我正式准备已经8,9月份了,每天3~4个小时完全够了。冲刺阶段买本风中劲草,各种押题卷必买,还有一本全年热点。其实不需要为了用什么资料太过于纠结,还有人用红宝书之类的,事实证明,大家不管用什么材料,考出来都差不多哈哈哈~~
考研数学方面:
参考书目:基础教材四本、张宇的视频、(粉色)复习全书、张宇题源1000题、张宇真题大全解、张宇八套卷、张宇四套卷、合工大五套卷。这样一直到9月中旬,做完了660,全书又刷了一遍,开始严格按照考试时间(8:30-11;30)做真题,真题我用的张宇的30年真题。因为中间有时因为学校的事会耽搁一下,所以直到10月份末,终于做完了第一遍真题。接着我又做了数一和数二的张宇30年真题中数三部分,还蛮有收获的,合工大的历年模拟题(超越)我也做了一些,但当时觉得太难,所以做得不多,大概10多套左右。其实我觉得可以多花一点时间在这个上面的。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文水平普通,却能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这归功于一个秘诀——熟记阅读理解的真题。我认为这种方法有效的原因有三。首先,通过背诵阅读,我能掌握关键和高频词汇。真题是最具权威性的,超越任何教育机构的材料或单独的单词书籍。通过对阅读的理解,我们可以学到最实用的词汇,而不再需要盲目地去记忆那些厚厚的单词书中不确定哪些常见的单词或含义。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完全忽略单词书,它们是打基础的重要工具,而真题则是更为关键的部分。
其次,这个方法有助于解析复杂的长句。如果你看到的所有单词都认识,但仍无法理解句子的意思,可能是因为缺乏断句技巧或是语法知识不足。此时,没有必要立即填补语法空缺,学会正确断句就足够了。而背诵阅读正强迫你理解每一个句子,久而久之,语感自然会提升。
再者,熟悉历年阅读文章的结构和写作风格有利于整体理解。这些阅读材料通常直接摘自《经济学人》等出版物,对其文体和构造有所了解将有助于提高你的理解能力。
我花费将近500字来强调一件事情——那就是精读过去十年的阅读真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获取高分的关键。实现这一点并不困难,我每天早晨专心致志地背诵一篇,大约耗时一个半钟头。在背诵的过程中,我内心深处坚信,只要完成了这40篇文章,英语就没有问题了。这种自我承诺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感,减少了我在英语学习上的焦虑。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现代经济学的理解,我认为核心在于掌握其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这包括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如供求关系、效用最大化、市场均衡、经济增长模型、货币政策等。这些都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石,需深入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
重视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理论经济学不仅仅是抽象的概念和公式,更需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分析。例如,你凭阅读最新的经济学期刊文章,了解并分析当前经济现象背后的经济原理,这样不仅能深化对理论的理解,也能提升分析能力。
再者,数学工具的应用至关重要。现代经济学大量使用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等数学工具,需强化这些数学基础,特别是对优化理论和动态系统模型的理解。例如,理解消费者选理论时,掌握边际效用递减和预算约束的优化问题;在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中,熟悉IS-LM模型和AD-AS模型的构建和应用。
历年真题的研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凭对历年试题的研究,发现命题趋势,了解常考知识点,也凭模拟练习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我建议大家定期进行全真模拟,以适应考试环境和时间压力。
持续阅读和思考是提高理论素养的关键。除了教材,我还推荐读一些经典的经济学著作,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等,这些书籍能帮助你建立起全面的经济学视野。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找到适合自有的学习节奏和方式非常重要,有的人可能更适合早上记忆理论,有的人则晚上更能静心做题。所以,找出自己高效学习的时间段,并坚持下去,这是个性化学习策略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