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一开始先买了些视频看,个人感觉助益不大,政治要理解+记忆,另外,上完课一定要看书!风中劲草是口碑很棒的一本书,实在看不了大纲的就看它吧,如果能全部记住的话也是足够用的了,但缺点是出版的时间晚一些,如果完全依赖它的话可能时间会很紧张。条理清晰(大纲的篇幅太大导致很难理清标题的层次),书中会根据知识点的重要性做不同的标记,也会标记哪年真题考过、什么题型考过之类的,信息量蛮大。后期需要反复看,防止很多不常考的知识点遗忘。后期有买肖四、肖八(肖秀荣肖老的分量还是灰常足的,17年的政治大题在肖四上基本全中;蒋中挺的题也很有必要做,有时间的童鞋前期可以先过书,作总结,如果时间没有安排合理,最后时期之前提到的几位大大的题要背熟哦。)
考研数学方面:
我先用的是李正元的复习全书来学习高数(就是粉色的),这本复习全书很厚蛮全的,好像大多数人爱用李永乐的。我对自己的学习自律性进行提升和训练,学了很多实战经验,后面做真题感觉特别有用。买的是李永乐的真题及解析,认认真真做完每套真题,认认真真看解析。各位同学复习的话第一遍就是仔细看全书,概念公式自己不会的不熟地做记号,做全书的题,不会做的再看答案,把自己不会做的或者做的不熟的题目标上记号,以便以后复习。
考研英语方面:
至少要深入研习三次真题,记住,真题是用来探究而非仅仅练习的!尤其是阅读部分。起初,我从02年之前的真题开始做起,然后逐步推进到更近的年份(保留最近两年的用于临考模拟)。初次尝试时,成绩相当挫败,每套卷子得分大致在50分上下,让我对自己的英文能力产生了严重质疑……我会在第一天完成测试,第二天核对答案,等于无形中又复习了一遍,并找出错误的原因。接着,我会全文翻译每篇文章,把它们一字一句地抄录在笔记本上,使用红笔标注翻译不当之处,务必耐心求精,不可贪快!遇到任何生词,都要记入生词本,查阅其所有含义,特别是考研常考的特殊意义。第三次,我将题目对应原文。回溯到文章中找寻出题的依据,标记题号,分析正确和错误选项之间的差异,并在每个问题前注明题型和错误原因。第四轮,我开始归纳模式。根据题型整理,如正确选项的特点,错误选项的特点,常见的命题点,各类题目的出现频率及其解题策略,以及我个人频繁出错的类型及原因,这些我都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如果时间充足,可以试试黄皮书系列。我在第四次研习结束后,提前做了张剑的黄皮书150篇提高篇以保持答题感觉。最后谈到作文,近年来考研英语愈发倾向于反对模板化,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院校,尽量避免依赖模板,但可以借鉴模板来创造自己的风格。我当时按主题类别构建了自己的模板。每周确保撰写两篇作文,只做真题里的作文,完成后对照范文进行比较。我不推荐死记范文,但可以背诵精彩句子或高级表达结构。我还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收集各种写作中的高阶词汇、复杂句式和气势磅礴的表达。每天早晚各一小时,我都会用来背单词,朗读真题,记忆作文素材。只有多读、多背、多积累,才能培养出敏锐的语感,进而提升答题能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和定律是必须牢固掌握的基石。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安培环路定律、库仑定律,这些基本原理不仅在理论计算中频繁使用,也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深入理解它们的物理含义,能够帮助更好地解析复杂的电动力学问题。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电动力学的核心,它描述了电场、磁场和电荷密度、电流密度之间的动态关系。理解和应用这些方程,需具备扎实的微积分基础,也需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去构建三维空间中的电磁场模型。
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我会推荐大家多做习题,凭解决具体问题来加深理解。例如,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解电磁波传播问题,或者分析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轨迹等。这些实践性的训练能有效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电磁场的能量和动量守恒也是电动力学的重要部分。这部分内容涉及能量和动量的分布、转换和传输,对理解宇宙射线的产生和传播,以及天体间的相互作用有重要意义。
电动力学A还涉及到量子电动力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虽然不深,但却是连接经典电动力学与量子力学的桥梁,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在复习时,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运用”的三步法。先理解概念和定律的物理意义,再凭记忆公式和定理强化知识体系,凭大量的习题练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技能。在这个过程中,耐心和毅力至关重要,因电动力学A并非一蹴就的学科,需时间和思考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