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地质探测与评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十月启动复习计划依然来得及,我推荐使用肖秀荣系列的教材。我个人倾向于理解性记忆,主张掌握答题的策略,对知识体系形成全面的理解,构建起一个清晰的框架,这样在看到问题时能迅速提炼出关键点,再将具体知识点填充进去。我认为报名参加政治冲刺班是值得的,毕竟许多人平时不太关注时事政治,而且这样的课程有助于你条理分明地整理思路,把握住核心要点。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上,我感觉我是有很多话要说的。在本科上,虽然我是工科学位,但是我的专业比较偏艺术一点。但是在本科中我的高数、大物和电路等课程都是90+,所以就算没学过,我对自己还是有信心的。我是在三月份就开始学习数学了的,最开始我是用李永乐的全套再加上看教材,看懂了很多,后来一直看李永乐的全解书看到五月份,那个时候就觉得自己学了好多,也懂了很多。在六月份和七月份我就是把李永乐全书做完了。因为这是我自己的摸索过程,我还整理了自己的一套笔记,排版加上抄写,还有不太理解的就反复看复习全书。九月份我开始做李永乐的全书,注意是做,不是看,以前我觉得李永乐看能看懂,现在是要求自己会做,做完一遍能有30%不会做,我不急着把这30%弄会,而是开始做真题,因为我知道还是自己的题量不到位,导致我的理解不到位。在十月份,我就开始做真题。我用的是张宇的真题大全解,我先是按照知识点做真题有点慢,但大部分都会。然后我再按照套卷去做真题,这个时候我就可以保证每张卷子选择填空至多错一个,而且速度很快。但是这个阶段我的问题就是大题会算,而且就极限什么的也挺快算出来的,但是就是不太会写过程。反正在10/11/12这三个月里,我就是反复利用真题和我自己做的笔记,再总结点错题,就差不多了。
考研英语方面:
请注意,考研的时间是宝贵的,无法面面俱到,因此不必过于担忧前期未能完全掌握所有词汇。实际上,在持续的阅读练习中,你将逐渐积累更多词汇。初期,建议每天完成1至2篇真题阅读。首先设定时间限制,每篇文章用时20至30分钟。结束后,不要立即查看答案,而是复查并尝试第二次解答,找出初次可能出错或未完成的部分。接着,核对答案,深思错误原因,如果理解困难,可以借助解析辅助。最后,仔细通读全文,确保理解和掌握每一个单词及复杂句子。这样的流程大约耗时近两个小时,起初可能会感到艰难,但进步速度也将显著提升。
考研专业课方面:
测绘科学技术基础的核心是理解空间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需掌握各种测绘仪器的使用,如全站仪、GPS等,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流程。对遥感技术的理解也至关重要,包括卫星影像解析、无人机航拍等,这些都是获取地表信息的重要手段。
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是考试的重点。不仅要熟练运用GIS软件进行地图制作、数据分析,还要深入理解GIS的基本概念,如空间坐标系统、空间分析方法等。这部分的学习需大量的实践操作,凭案例分析来提升自有的技能。
再者,测绘法律法规也是考察的一部分,必须熟悉国家关于测绘工作的相关法规,理解其规定并能在实际工作中遵守。精度控制和误差理论也是不能忽视的内容,它涉及到如何保证测绘结果的准确性。
学习这个科目,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理论结合实践。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动手操作。参加实验课,利用学校的实验室设施进行实地测绘,模拟真实场景解决问题。积极参加教师的研究项目或者找相关的实习机会,更直观地理解这些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学习方式。凭与同学的交流,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决问题,也能锻炼团队合作的能力。
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定期回顾所学,做历年的试题,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这将有助于在考试中更好地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