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外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们学校的大三课程结束得很早,6月中旬就已经完成了期末考试,因此我在6月底便着手准备复习政治。当时,新大纲还未发布,相关资料一般在9月才会面世。所以,我购买了上一年的教材,对于基础知识较为欠缺的同学,我也推荐这样做。推荐的参考资料包括: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纲解析(俗称红宝书)以及肖秀荣的1000题。作为理科生,我初次接触红宝书感觉相当晦涩,只能通过配合习题来理解,每天投入约两小时。到了9月,我会开始留意新大纲的变动,更新红宝书或其配套解析,并购入风中劲草系列的三本书。我发现红宝书的题库质量欠佳,但题目量大,于是只选用了风中劲草的核心内容,以免负担过重。接近尾声时,主要集中在肖四套卷和任汝芬四套卷上,启航的资料我没有买,因为它们发布时间较晚,且需要多轮复习,时间紧迫。对于政治学习,强调的是精读而非追求数量。例如,我将红宝书通读了3遍,解析也读了3遍,风中劲草(粉色封面)至少读了5遍,肖秀荣的1000题则完成了3遍,而红宝书题库则仅做了2遍(不特别推荐)。
考研英语方面:
在大学二年级上半学期顺利通过四级考试后,下半学期我完成了六级考试。原本打算放松一下,然而看到周围有同学六级得了590分,已经开始专心致志地背考研词汇,我不禁感到有些焦虑。于是,我也买了本新东方的单词书,那是一本小巧的便携版。我认为掌握单词的基本含义就足够了,不必过于关注详细的解释和例句。关键在于选定一本单词书后,要有毅力持续不断地复习,至少要重复五六次才算真正记住。每次的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最初几次主要是熟悉单词,之后则要着重记忆新词并做好标记。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否则你可能永远停滞在书的开头部分,这会极大地削弱你的积极性。因此,建议每天都抽出30分钟来背单词,不需要特定的时间段,可以在任何碎片时间里进行,如等待午餐时、临睡前等。只要有心,时间总是足够的。无论是在英语学习的哪个阶段,甚至是考试前夕,背单词都应该成为日常任务。所以,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坚持不懈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语言综合卷”,这不仅考察语言基础,更是对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的测试。我认为,扎实的语文基础是根本。每日坚持阅读,无论是古文还是现代文,都能提升语感。定期练习各类题型,如阅读理解、词语辨析、句段改错等,帮助熟悉考试的节奏和模式。理解和掌握语言的深层含义,比如修辞手法、文章结构等,也是提升分数的关键。我建议使用历年真题进行模拟训练,这样更好地把握考试难度和出题方向。
“中外文学史”的复习则需广博的知识面和深度的理解。不仅要熟知各时期的代表作家、作品,更要理解这些作品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我通常会将复习分为两部分:一是时间线上的梳理,按照历史顺序构建一个清晰的文学发展脉络;二是专题研究,深入探讨某一时期或流派的特点和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笔记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帮你整理思绪,强化记忆。我也会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学者的研究论文,以提升自有的理论素养。
对这两个科目,我都坚持“精读”非“泛读”。每读一篇文章,我都会试图从多个角度去解析,尝试写读后感或者做详细的读书笔记,这样的过程既加深了理解,也锻炼了写作技巧。我还积极参加讨论小组,凭与他人的交流碰撞,我发现了很多自己未曾注意到的观点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