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天体物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天体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中国科学院天体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性价比最高的一门课程,一般来说都是9月开始复习,虽然大纲解析是最权威的,但是排版不是很好,字太密集了,完全没有重点,建议买一本快速背诵的重点小册子,我用的肖秀荣的必背手册。练习选择题可以用肖秀荣的1000题,第一遍梳理知识点,做好标记,第二遍深刻记忆,最后几天的时候看错题,对做选择题很有帮助。到11月中旬有时事政治,我用的风中劲草的时事政治,看了两遍左右,这时基本考试的重点就很明了了,然后下一阶段大概考前20天的时候,大量模拟题上市,推荐肖秀荣最后四套题,押题很准,答案清晰。最后几天的时候对大题的热点要狂背,我那时候肖的背了有五遍。
考研英语方面:
参考书我用的是张剑黄皮书一套+黄皮书新题型训练+阅读理解150篇+红宝书单词。淘宝上都有得卖。英语我是从暑假开始的,时间放在下午,最开始的时候只复习阅读理解,从1997年真题阅读入手,每天两篇,之前看前辈们的帖子说英语真题要做两三遍,第一遍只做题不查单词不对答案,防止记住答案,第二遍做完对答案,依然不查单词。第三遍要把每个单词短语句意全部弄明白,每个选项陷阱都了解清楚。我时间不够,是以05年以前的卷子只做了一遍,05年以后的做了两遍。05之后题型比较稳定,难度也开始增加,比较接近现在的风格了。国庆假期结束之前真题阅读应该要做完了,同样的,英语也要预留没做过的几份近年卷子来考前模拟。阅读一定要每天做一两篇,保持手感一直到考前。单词我一直每天坚持背,背了感觉真的不一样,后期阅读理解基本能看懂了。我用的是红宝书,总体背了八九遍左右。考试之前词汇大概掌握了80%。每天早上,做数学之前坚持背100词,刚开始背不用记住单词的多种意思,记一个就好,等到把红宝书背了四五遍之后,再来记其他意思,工作量会小很多。从科学上说,一个单词记忆时间不要超过4.5秒。后期做阅读时我会将不认识的单词在红宝书上做标记。作文我是跟着王江涛走的,背了二十篇范文(都是往年真题,真题作文参考价值最大,不要相信辅导机构的作文押题,老老实实背真题),大约10月份开始,晚上比较适合长期记忆,然后反复记忆一直到考前。背完两遍之后,买了英语答题纸默写,总是会有拼写错误,会背的不一定会写。作文常用字体是印刷体和斜体,斜体比较好练,前期可以练一练。10月份我逐步开始新题型和阅读c的专项训练了,用的是往年真题,做完之后又买了黄皮书的新题型和阅读,时间放在下午。13年以前的完形很难,大家都得不了多少分,13年以后简单了,大家基本都能拿个7.8分,把真题上的完形好好做一下,不必过多纠结。12月份开始真题模拟了,13-16,做一套分析一套,也是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和要求模拟。
考研专业课方面:
高等数学,是我理解复杂天体现象和解决科研问题的基础工具。它包括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多个部分。对微积分,理解和应用极限、导数、积分这些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我常常凭解决实际问题来加深理解,比如如何用微分方程描述星体运动轨迹,或者用积分计算天体的质量。线性代数则帮助我处理多维数据和解析复杂的物理模型,矩阵运算和特征值问题是经常遇到的难点。概率论在统计天文学中有广泛的应用,理解和掌握概率分布、随机过程等理论是必要的。
普通物理,是我深入理解宇宙运行规律的关键。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量子物理五大板块构成了它的主体。力学中的牛顿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等是天体运动的基础;热力学和统计物理我理解星体内部的热力学过程;电磁学则涉及星际介质的行为以及恒星磁场的影响;光学则是观测天体的主要手段,理解光的传播、衍射、干涉等现象对数据分析至关重要;量子物理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奇妙,如黑洞辐射等现象的理解离不开量子理论。
在学习这两门课程时,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会凭阅读经典教材和研究论文来深化理论理解,积极参与实验和模拟项目,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定期做题和复习也是必不可少的,这能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我也积极参加讨论组,凭与同学的交流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