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化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北京化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约在10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发布的《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出版后我才启动复习。这本四十多万字的书籍略显沉闷,且由于语言表达相近,易使人混淆。不过一旦消化了首部分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会显得相对简单,而近现代史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领悟难度不高。我将它与《肖秀荣1000题》同步使用,每读完一章就做相应章节的选择题,这种方式相当有效。试题的实践帮助我逐渐明确了关注点(尽管看似每一处都是重点)和知识点间的差异,避免了混淆。后期我没有投入大量时间背诵(几乎没有长时间拿着书在外背诵的日子),因此这一轮阅读对我至关重要。我自称采用了“理解性记忆”,并强烈推荐这种方法。所以,我认为这两本参考资料极具价值,有位政治高手提议应再看一遍大纲解析,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完成这一遍后,我还天真地将肖1000中的所有解答题抄写了一遍,虽然当时没记住多少。但后来反思,也许这个过程在无形中有所助益。
考研数学方面:
题型为主进行复习并不是我否认这种学习模式,我自己也会穿插用这种学习模式,也是因为能力还没有达到能做啥都会的境地,但我所坚持的学习路线可能与你有所不同,一般会从掌握原理的知识层面后辅以题型总结进而达到对学习有所助益的效果,而单纯就题型而学习题型,我是不推崇更应该说是反对的,拿一个最近的真题例子说明,比如2018年数学一、三的中所出现的那道概率论试题中的出现了一道“离散型+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的题型,而就以往的复习全书中都是“离散+连续”(2016、17年)或者“连续+连续”或“最大值、最小值分布”,我查阅过所有的题型类书籍,都没有一本书籍有过对此类题型做过说明,这不应该说成是又出现了什么新题型,因为就这道题目考察的本质还是我们所学过的复合随机变量问题,从知识原理层面它不属于超纲题,但就题型而言,它反而是一道“超纲题”,倘若一本题型类书籍仅仅依赖题型就想涵盖所有考察内容,不仅是在降低研究生入学的门槛,也是在侮辱命题老师的水平,但就近几年的真题而言就是最好的说明。说到这,我相信你该明白的问题也就明白的差不多了。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5月份开始看的,开始一直背英语单词,建议用乱序版,8月份到11月份做张剑的历年真题珍藏版,尤其要学习他的阅读解题方法,真的非常管用,多做个三、四遍。当然这时候英语单词也是每天坚持要背的。12月份开始准备大小作文,我就是把作文模板背了一遍,大作文写得很快,节省了不少时间,我做完试卷还有7分钟考试结束,感觉自己很走运,哈哈。9月份开始可以准备写作了。主要是背诵写作模板,然后自己练习,修改,总结模板。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控制系统理论的基础,主要涵盖了系统建模、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内容。理解和掌握系统的数学模型至关重要,包括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模型等。对初学者,可能觉得这些概念抽象难懂,但凭大量的实例解析和练习,你会逐渐熟悉它们并能够灵活运用。
稳定性的分析是核心部分。劳斯判据、赫尔维茨判据是判断线性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工具,根轨迹法和奈奎斯特图则是理解系统动态性能的有效途径。这部分需大量的计算练习来提升熟练度,理解各种稳定条件背后的意义也是必不可少的。
再者,控制器的设计,如PID控制器,是实际应用中最常见的一种。理解其工作原理,并学会如何调整参数以达到期望的控制效果,是这门课程的关键技能之一。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反馈和输出反馈控制也应有所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重要。理论学习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要凭做题、编程仿真等方式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MATLAB的Simulink工具箱就是很好的实践平台,它帮助你直观地模拟和分析控制系统的行为。
定期复习和总结是巩固知识的好习惯。你尝试画出思维导图,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既能帮助记忆,也能提高对整个学科框架的理解。
团队学习也很重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讨论难题,互相激励,你会发现学习的过程不再孤单,也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