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光电信息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物理研究所光电信息工程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光电信息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很多人说法不一,有人主张报班,有人主张自己学,我说说我的情况吧。10月开始准备政治,买的红宝书,其他什么也没有,就每天当小说一样看2小时,感觉是重点的地方就划划,也没做题,考试之前过了4遍,临考10天买的肖4,任4,背了几套题,就考试了,感觉考的还行,反正我自己满足了,政治拉不开差距,几乎都能过线,只要平时看书的时候注意理解就行了。不放心的同学可以报班,跟着辅导班系统的复习也可以,这要看自己的精力和不同情况了。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课程颇具挑战性。备考策略主要依赖于大量练习。自寒假起,我先通读了一遍大学本科的高等数学教材,这样的书籍有助于迅速唤醒我对各个概念的记忆。到了三月开学,我便着手解答本科教科书上的习题。我的学习模式是:研读一章内容,接着完成对应的课后问题。五月份初翻完整本书,时间尚早,我尝试了复习全书,却发现难以解答每一个题目,于是决定再次仔细阅读教材并详尽地做笔记,每天早晨还会背诵这些数学笔记。临近暑假时,我已经完成了第二次刷题,发现许多知识点在课堂上都已经讲解过,做起复习全书来流畅多了。随后,我进入了强化学习阶段,进行了各种专题训练和解题技巧的综合练习,感觉受益匪浅。最后,我开始接触历年真题,如果想更深入检测自身水平,可以在后期挑选一些模拟题来做。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的历年真题至关重要,你们必须对其给予高度关注,并且要反复练习。我自己大概做了三四遍,采用的是曾鸣和张剑合著的考研真题黄皮书。我特意保留了09年和10年的题目到最后,先完成了01年至08年的八套真题,进行了两次重复练习,接着才做那两年的试题来评估自己的能力。在初次接触每一套题时,我会花费大约三天的时间,一天用于答题,接下来两天用来订正错误、查阅词汇并深入分析。从第二遍开始,即使你已经知道正确答案,也应重新思考选择该选项的原因。完成一轮真题后,你需要每天抽出半小时朗读这些真题,如果能够背诵阅读部分就更好了。这里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首先,篇章翻译要坚持到考试前一天,起初每天一篇,逐渐减少到考前三天一篇(包括英译汉和汉译英)。其次,对自己的翻译成果要多做反思,特别是汉译英的部分,要积累各种表达方式,尽量使用简洁的语言,避免创新表达、复杂句子和生僻词汇。此外,考试时间紧张,平日里务必计时练习,强化书面练习,力求一气呵成,不打草稿,不做修改。最后,尽早开始词汇的积累,北大的词汇考试偏向常用词,平时的积累会非常有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掌握电动力学的基础知识,如麦克斯韦方程组。这是电动力学的核心,描述了电场、磁场如何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理解和应用这些基本方程,是解决所有电动力学问题的关键。我在学习过程中,凭做大量习题来熟练运用它们,也借助模拟软件进行可视化理解。
电磁波的传播和反射、折射等现象是电动力学的重点。需理解电磁波的特性,如频率、波长、速度以及如何在不同介质间传播。了解并能计算反射系数、折射率等参数,对理解光纤通信、天线设计等实际问题至关重要。我建议使用实例分析法,结合具体情境来深化理解。
再者,电动力学还涵盖了量子电动力学的部分,比如光子的性质和电磁场的能量与动量。这部分内容相对较难,需对量子力学有一定的基础。我通常会先理解概念,凭阅读相关文献和研究论文来深化理解。
电动力学的实际应用也是考试的一个重要部分,例如激光物理学、半导体光学等。这部分需把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理解和解释实验结果。我会定期参观实验室,参与实验项目,这样既能巩固理论知识,也能提升实践能力。
学习电动力学,除了课本知识,我还推荐阅读Jackson的经典教材《经典电动力学》,它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论和更广泛的视角。利用网上资源,如MIT开放课程或者Khan Academy的视频教程,帮助理解抽象的概念。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持续的思考和讨论是非常有益的。与同学一起解决问题,激发新的见解,也能检验自有的理解是否正确。定期复习和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帮助巩固记忆,形成系统性的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