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油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地质学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备考,我的策略是同时兼顾选择题和大题两方面。首先,专注于选择题的训练就足够了,理由会在讲解大题的准备时揭晓。我认为最好从5、6月开始复习政治,坚信提早着手对每一门科目都有益。这能帮助你构建自身的知识框架,并对考研政治有个初步理解。接着,大量练习选择题,如肖秀荣的1000题和蒋中挺的800题,将做错的题目所涉及的模糊知识点标记下来,不断复习直至熟练掌握。完成这些后,你的基础知识应该会很扎实。我个人推荐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和蒋中挺的真题预测,它们相当准确。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是从8月上旬开始复习的,第一阶段到9月中旬,主要任务是翻看自己考研的数学笔记和复习全书第一遍,笔记是课本基本知识点,对于数学一定要把数学课本吃透,不能放过一个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其实考研的绝大多数题目都很基本。全书自己每道题我都亲自做一遍,用折叠卡片盖住答案,会做的和不会做的都做上标记,为第二遍全书复习做准备。对于实在没有思路的题目可以先放过,然后第二天再看直到明白解题思路和用到的知识点。第二遍全书从10月份才开始的,还是从头到尾把全书做了一遍。对于第一遍会做的大都只写下大体步骤,不会做的再详细做一遍,大概到11上旬结束吧。第三遍结合课本进行知识点扫盲,然后做真题,由于时间紧张,只做了一遍,后悔了。后来就又做了合工大五套题,个人感觉没多大用,并且还有错题。就这样晃眼间到了考研战场。建议:数学是拉分的科目,一定要做好复习规划,做到每天都有收获。
考研英语方面:
本人英语基础较差,其他由于自己最后自己新题型,完型,作文都属于放弃那种,这些都考的不好。阅读理解首先是单词,现在就可以每天背1到2小时。然后直接分析真题,四个小时分析一篇阅读理解,或者好几天分析一篇阅读理解都不为过,要认真理解分析每一句话,这篇文章讲了什么,每段讲了什么,段段之间什么关系,句句之间什么关系,哪些是转折的地方(也是命题人最喜欢命题的地方),通过一些词来把握作者的感情等,这些都要脑子里反复想。每篇文章的5个选择也要很珍惜,不要随便做一遍马上翻答案,然后参考张剑的黄皮书,看怎么解释的,这样没用,我的建议是第一遍按照时间来做一整套试卷,时间超了也没事,然后再分析,分析文章完了,在分析题目,如此反复,一直到你分析到极致了,已经在怎么分析找不到新的灵感和感悟了,你可以去参考张剑的分析,看看自己哪些没分析到位的地方,这样你才能理解透彻。新题型其实很简单,不管是选句填空还是排序,根据上下文联系,尤其是并列段(两段一般第一句很明显并列关系),关键词重复,上段末句出现一个新词,下段对这个词展开论述啥的,反正自己真题一题一题自己做,不能随便应付,你思考的越多,越深刻,这些知识变成你的就越多,考试时才能自己独立做出正确答案来。作文:我作文不好,写的东西很幼稚,我建议作文不好的同学背背海天28套,可以提前买去年的,早点背反复背,在自己把真题作文写写,认真批改,语法句子啥的看看有啥问题。翻译,阅读做好了,单词认识了,把真题翻译反复做也大致可以了。完型是鸡肋,我这次完型做的还行,是运气好,这次完型很简单,这块大家如果时间不对,就放一放,主要在阅读理解新题型和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沉积岩石学是我考试的主要科目,它是一门结合地质学理论与实践的学科,主要研究地表环境中沉积物的形成、分布、性质及演化规律。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比如沉积岩的成因类型(内生成因、外生成因)、沉积环境(陆相、海相)以及各种沉积构造和化石等。这些都是基础,也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石。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掌握沉积作用的过程和机制非常重要。例如,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硬结五个过程的理解,以及如何凭这些过程来判断沉积环境。要了解不同环境下的沉积岩特征,如河流相、湖泊相、海洋相等,这对识别沉积岩层有直接的帮助。
对沉积岩石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需有深入的理解。比如,粒度分析能帮助推断出沉积时的水动力条件;层理结构则揭示了沉积时的环境变化。化石的存在提供重要的年代信息和古生物环境线索。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尽量多接触实际岩石标本,凭观察、描述和比较,增强对沉积岩特性的直观认识。利用地质图和剖面图进行分析,提高空间思维能力。模拟实验也是一个好方法,比如制作自有的沉积岩模型,帮助理解沉积过程。
我还推荐使用案例学习法,凭研究具体的地质实例,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能加深理解,又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阶段,做历年试题和模拟题是非常必要的。这不仅检验学习效果,还能熟悉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技巧。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巩固记忆,确保知识点的全面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