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材料与化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3月份就开始准备了。每年政治的毛中特部分会变动很大,但是另外3本书的变化就很小了。因此从3月开始到9月之前,我按照马原—近代史—思修—毛中特的顺序进行学习,我还做了阮老师的1000题和近10年研考政治真题的选择题部分。做完选择题,我会认真的对答案,并且在旁边批注自己之前并没有注意到的知识点。基本上在8月份中旬的时候政治的1000题、10年真题的选择部分,以及大部分的强化阶段课程我都已经完成了。在距9月开学的还剩半个月时间里,所有选择题里面批注的曾经疏忽的知识点以及上课中遇到的难点我都重新抄写在一个笔记本上,并且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出次序,方便自己后来的记忆。在这个阶段,政治我是没有背诵的,只理解了考点。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结束后开始上阶段扫尾,之后做模拟题和真题,超越5套,张宇8+4,400题5套,李永乐6+2,真题04到19年穿插完成,基本每天一套。11月中旬后,老师会每周先约好完成哪些套题,对我的督促力也是极大的,懒就要抱大腿。主要就是因为每刷完一套,会回顾两遍以上,仔细看每个题型,我是光顾着做题嗨了,到考场上我是一个也没看出来。虽然有两三道大题题型在模拟卷上都出现过。然后又开始了第二遍李永乐,中间回了一次家待了有半个月左右,用了两个月,实际复习时间为一个半月吧;然后李永乐第三遍,用了一个月;然后李永乐第四遍,主要是把之前每轮的错题看了一遍,用了半个月;12月下旬开始真题,一天一套。
考研英语方面:
《黄皮书》暑假做完了第一遍(留了去年的真题做考前模拟),只做了阅读。九月份做完了第二遍,然后就读文章分析出题角度之类了,就那么几套真题,不要指望着做7、8遍!做两遍之后不读文章都知道选哪个了…翻译完型个人觉得不要花太多时间在上面,多读文章的好处在这个上会体现出来的。新题型,也考察阅读能力。这本书里面的长难句分析我一眼没瞅过,主要是我对分析句子成分觉得很dt,而且我也一直在怀疑做这个对理解文章到底有木有用(只是个人感觉)。另外,做题要选好时间,模拟考场从头至尾。
考研专业课方面:
我想强调的是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材料学概论主要涉及晶体结构、相图、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处理等基本概念。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理论是至关重要的,因它们构成了整个材料科学的基石。例如,晶体结构的理解有助于预测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相图则能帮助理解和控制材料的制备过程。
实验技能的培养同样不容忽视。材料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实验室操作经验能够使理论知识得到深化。例如,凭实际操作更直观地了解材料的形变机制,或者观察不同热处理条件对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我建议同学们不仅要认真听讲,更要积极参与实验,亲手操作,这样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再者,对材料的性能测试和分析也是考试的重点。需熟悉各种常见的测试手段,如硬度测试、拉伸试验、金相分析等,并学会按测试结果解读材料的性能。也要了解最新的材料表征技术,如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这些都是评价和研究材料的重要工具。
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也是材料学概论的一大特色。材料科学与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紧密相连,需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来全面理解材料的性质和行为。例如,利用化学反应原理解析材料的腐蚀过程,或借助生物知识理解生物材料的降解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