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最初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开始,接着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再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最后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直到11月中旬我才听完整个课程,但仅限于理解大纲。我还购买了政治的教材,却从未翻开过。鉴于政治试题的时效性质,以往的真题帮助有限。我在通读四本讲义之后,差不多已进入备考的关键时期,这时时事政治的资料也随之到来。一方面,我依赖教师整理的重点事件和解析,另一方面则通过解答冲刺题目来提升自己。在冲刺阶段,我主要做的是冲刺题,并基于这些题目回顾讲义中的相关知识点。我购买了肖秀荣的四套卷、八套卷,蒋中挺的五套卷,在考试前一天或前两天,我才开始背诵肖秀荣四套卷的大题,那个晚上我全神贯注地记忆,背完就休息了,回想起来,真是有点疯狂。
考研数学方面:
近年来,考研数学的趋势偏向于减弱对技巧的要求,转而加强计算能力的考察。因此,我们在备考过程中应提升计算效率和准确性。每日至少投入3小时进行习题训练,并且要妥善整理错题集,以便随时回顾。首先,我们需要精讲知识点,重点加强对积分、极限等关键概念的理解,分阶段进行复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用全书或类似的阶段练习题,如1000题等资源来辅助学习。同时,历年真题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最后阶段要留出最近10年的题目,用于完整的时间限制模拟测试,最好是安排在上午,限定3小时完成。建议每次都能提前20分钟结束,以确保在实际考试中游刃有余。完成真题后,需要多次复习,确保全面掌握各类题型。强化阶段不宜拖延至9月中旬以后,如果可能的话,最好一开学就开始全力冲刺数学复习。
考研英语方面:
背单词书:拿到一本单词书的时候,我没有急于立马背,而是先拿一只红色(随便你们准备什么色。。)的荧光笔、粗的那种把我一看到就知道意思的那类单词划掉,这类单词是你一看到就立马能够反应出意思压根不需要思考的那种,整本单词书被我这么一筛选之后就开始每天背1~2list。背的时候我是早上到自习室快速扫一遍,然后又由尾扫到头,晚上又这样扫两遍,压根不读那种。扫完四遍之后,我就拿张纸把今年背的单词抄下来,回去之后拿着mp4对着纸上的英文单词录中文意思,第二天听录音对照单词书上面的检查、完全不知道的拿蓝笔打叉、意思没有说全的拿黄色荧光笔划记。大概就是这个程序一直坚持到最后~背单词我觉得还是要多看很多轮,一个单词不要看很久但是要看很多遍~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与化工基础中的化学部分,主要是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理解元素周期表、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机制,以及各类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是关键。对这部分,我建议多做实验,凭实践加深理论理解。定期复习,构建清晰的化学反应网络图,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物理部分主要涉及热力学、动力学和电磁学等。掌握热力学三大定律,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动力学过程,以及电场、磁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这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这里的学习策略是多做习题,凭解题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运用到实际的材料问题中去。
再者,材料科学部分则包括晶体结构、相变、腐蚀与防护等内容。理解材料的微观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凭控制工艺参数影响材料的相变,这些都是材料科学的核心。这部分需结合实例进行学习,如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各种材料的实际应用和研究进展。
化工基础涉及到的是材料的制备和加工工艺。理解并掌握不同类型的合成方法,如溶液法、溶胶-凝胶法等,以及材料的烧结、成型等过程,这对未来的设计和研发工作至关重要。这部分需结合实验室操作,亲自动手去做,更好地理解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