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地球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矿大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地球化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地球化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官方发布的《考试大纲》仅列出章节层次的标题,并未详细解释知识点,但它划定的考试范围具有绝对权威性,因此必须参考。在阅读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时,可对照《考试大纲》查看哪些知识点已被删除,哪些是新添或修改的。删除的部分无需关注,而新增或改动的部分则需寻找相关资料补充。虽然《考试大纲解析》提供了知识点详解,但由于已有《精讲精练》,通常没有必要额外使用,只需重点关注大纲新增内容并设法补充即可。
关于政治复习,坊间流传的过早开始不利的观点,主要指的是不应过早投入而导致忽视其他科目的学习。考研政治的确与高考不同,自2010年以来,50分的分析题均基于当年的重要会议和人民日报等党的重要论述。因此,早期复习可能难以找准重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提前开始。选择题历来重视基础(今年情况特殊),需要认真准备,而非依赖猜测。书籍推荐上,肖秀荣的全系列足够,他的书籍都会提供购买时间表,但请注意,他的《知识点提要》过于厚重,一般人难以消化记忆,建议考虑任汝芬的《序列二》。务必扎实掌握基本知识,特别是毛泽东思想、近现代史中的固定知识点。马哲对理科生来说可能较难,可以通过观看我的资料中提供的视频辅助教材学习,我也有个人的学习框架,足以应对10分的马哲分析题。其余部分仍推荐使用肖秀荣的书籍。
至关重要的是,《教育部政治大纲》(红宝书)会在9月中旬发布,这本书必须购买,但如何有效阅读是一大挑战,由于文字密集,不适合逐字背诵。如果记忆力不佳,应确保在一个月内完成第一轮阅读,重点记忆加粗字体,小字部分当作选择题处理,配合《1000题》强化基础知识的记忆。到了冲刺阶段,如果题库不足,可以尝试蒋中挺或石磊的练习题,但不再推荐任汝芬的,因为肖秀荣的习题较为刻板,风格与真题略有差异,但仍不可或缺。12月推出的8套题和4套题的分析题应反复背诵,用作答题模板。
考研英语方面:
在暑假结束后,我才启动阅读练习,完整地完成了97年至04年的阅读,而对于05年至17年的部分,则重复进行了三次。初次接触时,我每天专注一篇,第一次限时完成,接着进行深入研读,主要任务是翻译句子并剖析其结构,最后详细解构每个选项。进入第二轮和第三轮,我的速度明显加快。至于翻译,同样遵循三步走策略。首先,我不急于动手,而是先浏览题目,理解整体含义。其次,在第二次尝试时,我会按照正常的流程解答,遇到困难就暂时跳过。最后,在第三次回顾时,我会结合前后文来解析词汇和句子含义,并将自己的理解放入原文情境中检验是否合适。
考研专业课方面:
沉积岩石学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表环境中形成的岩石,包括它们的形成环境、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以及化石信息等。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我发现理论知识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非常有效。课本上的描述和图示能帮助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但真正的理解和掌握需凭观察实际岩石样本来实现。了解并掌握各种沉积岩的鉴别特征,如粒度、颜色、结构和化石,对解决地质问题至关重要。熟悉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帮助重建古地理环境,这是地质学家的一项核心技能。
,普通地质学则是地质学的基础,它涵盖了地球的形成、演化、内部结构、表面过程等内容。对板块构造理论的理解是这个学科的重点,需理解大陆漂移、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过程如何影响地球的地貌和地质活动。地球的时间尺度也非常重要,理解地质年代和地质事件的相对顺序,有助于构建地球的历史画卷。在学习过程中,多做练习题,绘制地质剖面图,分析地质事件,能够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在复习阶段,我建议定期回顾笔记,整理思维导图,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利用历年试题进行模拟练习,既检测自有的学习效果,也能提前适应考试的形式和难度。在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求助,与同学讨论,也向老师教,他们都能提供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