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京财科院财科院财政学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学习始于《大纲解析》发布,整体复习路径和参考资料大同小异,此处不再详述。今年的政治试题呈现明显的反预测趋势,尤其是选择题部分,风格迥异于以往,这可从众多考生的普遍得分中得到印证。原本自我感觉政治复习尚可,但结果表明我对政治理解有限...总而言之,政治险些未能过关,幸亏有些许好运加持。
考研数学方面:
从四月初我启动了李永乐复习全书的学习计划,并且反复研读了五到六次。这本书堪称经典,特别注重基础知识。虽然泰勒公式的章节我没深入研究,因为我认为这个知识点不太可能在考试中出现,而且我自己在这个方面确实较弱,担心会因错误而失分,所以我决定跳过了这一部分。对于书中的证明题部分,必须沉下心来仔细思考。最初,每道题都会让我感到困扰,甚至有些沮丧,但只要坚持多做几次,就能逐渐理解证明题的内在逻辑。今年的考试中,证明题与全书中的题目相似,难度也不大,我成功解答了出来,深感之前投入大量时间复习证明题是值得的。
我还有一本错题集,它是配合全书使用的,其中包含了我认为很有价值的题目以及我曾经出错的问题,即使重复犯错的题目我也记录下来,每隔一段时间重温一次。今年的填空题最后一道与我之前的错题颇为相似,那种熟悉的感觉让我静下心来解题,最终选择题错了一道,实在是无能为力,不过填空题全部正确。我想这归功于我平日里专心致志地做全书练习。无论做题多少次,我都不提前看答案,尽管有时非常想看,但我总是等到完成后再查看,否则练习就没有意义了。
考研英语方面:
平时我喜欢看英文文章,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会查,记下来,有一个自己的单词本最重要,比千篇一律的单词本要管用。红宝书我也看了一遍,也会把不会的记下来,反复看,最后都会知道这个单词在我笔记的那个位置。在看阅读的过程中我会变翻译边看,第一遍读一下大意,第二遍翻译出声音,这样比默默在心里翻译要有效果,也会发现自己哪些地方比较弱,第三遍再通读一遍。这些是平时练的时候提高英语的方法吧,在练题的时候还是要看考研真题,给我的感觉考研阅读就算做几遍每次都会有不同的发现,也会有迷惑的地方,不懂的地方就去问老师就好啦。作文就得背,就得说,大声背大声读不但记得劳而去可以提高口语哦~先背完之后像演讲一样再给自己说一遍,不要苛刻的要求一字不差的读出来,还要把有用的语句记下来,何凯文的作文书都被我翻烂了,翻译方面对我来说其实很难的,因为我的汉语水平确实不怎么样,组织语言也很困难,但是经过大声翻译阅读之后发现对我的帮助很大,如果觉得对你们有所启发,我会很开心哒~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理解个体行为和市场机制的基础。你需熟练掌握供求理论,了解价格是如何凭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分配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如效用最大化和预算约束,也是重要的一环。不要忽视厂商理论,包括成本曲线、利润最大化和市场竞争模式。这部分的学习,关键在于理解和应用模型,凭案例分析加深理解。
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活动。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指标的理解和计算是基础。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也是重点。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建议结合实际经济现象进行学习,比如理解政府如何凭调整税收和公共支出影响经济。
财政经济学是专业的核心,它将微观和宏观理论应用于财政政策设计。税收理论、公共支出效益分析、政府债务和赤字管理等内容需深入理解。尤其要理解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机制,如乘数效应、拉弗曲线等。公共选理论也非常重要,它揭示了政府行为背后的个体动机。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荐以下几点:一是精读教材,把握基本理论和公式;二是做大量练习题,提高解题能力;三是定期复习,巩固知识;四是关注时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五是参与讨论,凭交流深化理解。尤其对复杂的问题,尝试自己构建模型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