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长大土地工程学院土地工程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长安大学土地工程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我从资料中掌握了关键知识点、学习策略和近期热点,重视领悟,因为很多内容一旦理解透彻,记忆就会变得容易。对于需要加强的部分,我会直接查阅书籍进行背诵。后来,我购买了《肖八》来做选择题训练,而对于主观大题,我基本没有深入研究。预测题目我大约背诵了四遍,觉得它们比教科书更便于记忆,遇到需要巩固的部分,我就回头查看课本。此时,我的选择题通常会错14或15分,有时运气好能少错到8分。对于每一道选择题,每个选项,我都确保理解其选择与否的理由,不清楚的知识点会被我详细记在笔记本上,以便多次查阅原文。进入12月,我完成了卢欣的五套卷和肖秀荣的四套卷的选择题部分,大题则主要梳理思路,没有详尽作答。我只完整地做了两套试题。由于前期扎实的基础,我在考试时并未感到太大压力。此外,许多人可能认为练习解答分析题既耗时又效果不佳,但我发现分析题其实很有趣。答题时,我会拿着铅笔,先明确题目的要求,然后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看到与问题相关的要点,我会用铅笔标记出来。随着标记增多,你能察觉到材料中的内在逻辑和层次。接着,我归纳这些标记信息的主要含义,并条理清晰地列出答案。开始这样做时,可能需要一一对照题目,但逐渐熟悉后,你就能找到感觉。当你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相符时,那种成就感真的非常美妙。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学习,我的主要方法是精研真题,如张剑的真题集。起初,我专注于阅读理解,尽管满篇都是陌生词汇,但我的底线是掌握所有在真题中出现的单词。即使一篇阅读理解只能正确解答2个问题,也不要因此丧失信心,因为这是从零开始的过程。每完成一套题后,我会尝试将阅读理解翻译成中文,并与张剑提供的译文比较,以确保我对文章的理解无误,这对后续的翻译练习也有所助益。接着,我会转向完形填空部分,保留几套完整的真题用于后期模拟。
对于翻译部分,我没有过多关注,因为在翻译阅读理解的过程中,我发现那种新题型并不复杂,只要多加练习就能应对。至于作文,我认为初期无需投入大量时间,我是临近考试的一个月才着手准备。参考王江涛的高分作文,我构建了自己的大小作文模板,并进行背诵。然而,重要的是要亲自动笔写作,记忆和实际写作是两码事。考试可能会遇到未曾见过的主题,灵活运用句型才能适应各类话题的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理解这门课的关键在于对地球系统科学的整体把握。你需深入理解地质构造、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之间的动态关系,这些构成了自然环境的基础。关注气候变化、地壳运动等全球性问题,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生态环境。学习过程中,我常常借助地图和实地考察来加深理解,定期复习理论知识,结合实例分析,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则更偏重于技术应用。GIS是一种强大的工具,用于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所有类型的地理数据。掌握GIS,需熟悉基本的地理空间概念,如坐标系统、投影方式等。编程语言如Python或R的运用,对高级数据分析至关重要。我建议多做实际操作,比如使用ArcGIS进行地图制作和数据分析,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工作流程。理解和运用GIS模型,如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复习阶段,我倾向于采用“理解-记忆-应用”的模式。对自然地理学,我会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凭画思维导图来强化记忆;对GIS,我会动手实践项目,解决具体问题,以此巩固技能。我还积极参与讨论组,与同学交流,互相解答疑惑,这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