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交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个拼记忆的科目,建议在8—9月份之间开始,我的政治是从8月开始复习的,刚开始看的去年的考试大纲,配上肖秀荣的1000题,边看边做。9月份考研大纲出来以后由于改动较大就重买了本。再翻看了几遍用荧光笔划出重点。把配套的练习选择题做完了把错题知识点在书上标出来重点记忆。到了11月份就做各种模拟题,肖8,肖5,任4,蒋5,20天等等,同时背《风中劲草》,到考前背了差不多五遍吧!一定要滚瓜烂熟!记忆的诀窍始终是重复!如果时间允许,尽量多做押题卷,只做选择题,大题浏览就好。因为政治出题都是与时事相连的,出的卷子基本都会囊括主要时事的,肖4,任4,蒋5要背!(只要记住答题点就好,其他自由发挥)。政治主要是后期复习重点,前期不需太注重。
考研数学方面:
在大学的两个学年里,我依赖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应付了数学期末考试。决定考研后,我决心从头开始,购买新教材重新学习。自大三上学期起,我就投身于数学的学习,坦白说,我在一个学期里只学完了高数上册的前两章。数学对我而言,向来是一门极其棘手的科目,入门对我来说颇具挑战。有时,我需要花费将近一个晚上的时间去理解一页内容,而且几乎每页都会有我不明白的问题。课后习题对我来说更是难题,大约有80%我都无法解答。于是,我尝试改变策略,看完一章教科书后,不再做课后题,而是直接转去看对应的复习全书。然而,这个方法并未奏效,我发现每一页有一半的内容我都无法理解,整个寒假我才艰难地消化了第一章节。
我学习数学的速度很慢,尽管整天埋首其中,但由于理解难度大,进度缓慢。由于基础知识近乎空白,我调整了学习策略,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重新复习。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逐步理解了考研数学,完成了大量真题训练,才使得我的成绩从最初的30分提升到了现在的130分,足足提高了100多分。
考研英语方面:
我觉得考研英语和大学四六级英语之间关联性不太明显,完全可以凭借一年甚至半年的努力来攻克。英语学习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积累。首要任务就是掌握词汇,因为词汇是英语的地基,必须先学词汇,然后再去研究语法和策略。我个人认为,英语学习就像一个良性的螺旋递进过程。
这个“黄金循环”包括从词汇到复杂句子,接着从复杂句子到阅读理解,然后从阅读理解到试题,再从试题反哺阅读理解,继续深入理解复杂句子,最终再次回归词汇。首先,我们需要背诵单词,特别是那些常考的高频词,这些词汇经常出现在考试中。当词汇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再转向学习复杂句子。一旦能驾驭复杂句子,就可以开始尝试阅读理解。刚开始做题时可能会错误连连,这意味着你尚未真正领悟阅读的精髓。这时,你需要查看答案,找出每个问题在文中对应的复杂句子,仔细理解并记住这些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这就构成了所谓的“黄金循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典控制理论是学习自动化、电子工程等专业的重要基础,它涉及到线性系统理论、反馈控制、根轨迹法、频域分析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对后续的专业学习至关重要。
对线性系统理论,要深刻理解系统的微分方程模型,熟练运用拉普拉斯变换进行时域到频域的转换。这是分析控制系统性能的基础。要掌握稳定性判据,如劳斯-赫尔维茨稳定性准则,能够判断一个系统的稳定状态。
根轨迹法是一种直观且实用的系统分析工具。需清楚地知道如何绘制根轨迹图,理解参数K对根轨迹的影响,并能据此预测系统的动态特性。这对设计控制器有实际意义。
再者,频域分析是经典控制理论中的另一大块内容。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和伯德图是其核心,要能按伯德图分析系统的增益裕度和相位裕度,以此评估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和实践并重是关键。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需凭大量的习题来巩固和深化理解。动手做实验,比如用MATLAB模拟控制系统的行为,直观感受理论的应用。
讨论和合作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与同学一起解题,互相讲解难点,往往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掌握知识。定期复习,保持对知识的持续接触,避免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