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科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大气物理研究所海洋科学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科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3月到6月每天读半个小时的政治哲学部分不需要背下来读一读就行,我觉得自己看书比较节约时间,在8月份的时候我画完画晚上回来就会刷肖秀荣的1000题,先把哲学部分刷完。(因为哲学很重要,通过3-6月份的每日晨读,做选择题基本上没有问题了,如果还是不记得就多看几遍)然后再买本肖秀荣的精讲精练随便翻翻后面的。主要是选择题,看完一个单元就去做对应的一千题,然后等待肖大大的最后八套最后4套开始狂背。9月新大纲发布,迅速看看变化(各家都会有现成的总结,自己落实到书本就可,适当删除和补充),选择题巩固方法是结合1000题,把厚厚的大纲和其他练习题细化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在1000题上增添新知识或者删除旧的。这样的整理会让注意力更集中,比起只看书或者一直练习效果更好。而且,最后阶段的复习只看1000题的习题册几乎能涵盖所有知识点。之后的知识点总结,可以结合肖秀荣,蒋中挺和腿姐3人的内容,一人为主,其他略看,覆盖全局。
考研数学方面:
我特别推荐采用数学全套试卷的模拟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每次完成一份模拟试题,都能系统地回顾各个关键章节的内容。虽然无法触及每个细节,但模拟题的设计往往包含了一定的策略,能帮助你偶然接触到许多重点知识。要注意几点:首先,限定每套题为三小时,时间一到就要立即停止作答,并自行对照答案评分;其次,务必遵循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数学考场规定,一丝不苟。通过不断演练模拟题,你会不断遭遇新题目,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实战模拟会逐渐让你明白考场时间管理的重要性。面对三个小时的时间限制,你应该优先处理相对容易的题目,过于棘手的部分不妨暂时放下,因为在真正的考场上,策略的运用需要在日常训练中培养。
考研英语方面:
在初期阶段,我每日研读朱伟的《恋练有词》一章,并于次日早晨投入约一小时来记忆单词。完成一轮学习后,我转而直接使用他的词汇书,同样保持每日一章的进度。进入最后一个月,我每晚会用一个小时专心致志地做阅读理解练习。同时,这个月我也开始接触作文,首先仔细研读大量范文,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和策略。随后,尝试自己动手写作,并请老师批阅修订,逐步打造出个人专属的写作模版。这样一来,到了考试时就能更加从容不迫。
考研专业课方面:
流体力学的学习首先需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这包括牛顿第二定律、连续性方程、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等基础理论。这些理论构成了流体力学的骨架,理解和熟练应用它们是凭考试的关键。例如,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伯努利定理,能够帮助解析许多复杂的流动现象。
流体静力学与流体动力学的内容也不能忽视。静力学主要研究静止流体的平衡状态,如大气压力分布和海洋压强梯度力;动力学则关注流体的运动状态,如风速、海流的形成和变化。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多做实际问题的分析,如凭气象图解解析天气系统,或凭海洋环流模型理解大洋流动。
粘性和湍流理论也是重要部分。理解流体内部阻力的影响以及湍流如何影响大规模流动,有助于深入理解海洋混合和热量传输等现象。这部分理论复杂,但凭实例和数学模型的结合,逐步深化理解。
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和实验技术也需关注。比如,使用Euler或者Navier-Stokes方程进行数值模拟,直观地展示流体运动。了解实验室中的流体力学实验,如风洞实验、水槽实验,能帮助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在复习阶段,我会推荐定期做题和讨论,因流体力学的题目往往需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利用教材和网络资源,观看相关的科普视频或阅读论文,帮助拓宽视野,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