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岩土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东南交通学院岩土工程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从九月起,我就开始了复习工作,每天坚持投入三个小时研读政治,主要使用的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每学习一个章节就会配套完成相应的习题(即肖秀荣1000题),这个过程耗时颇多。十一月,风中劲草出版,几乎成了每个人的必备资料。在阅读了风中劲草后,我理解了为何有些人会选择忽略精讲精练,因为它确实足以应对选择题,但对于初次备考的人来说,这种方法可能不够稳妥。因此,我还是按照自己的计划,稳步地推进复习,毕竟我已经将那本厚厚的精讲精练通读了一遍,不愿半途而废。1000题也大致重做了三次,以此巩固知识要点。做完这些,我觉得专心研读风中劲草就足够了。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我用了十天的时间来背诵政治,选择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和蒋中挺的五套卷,尽管有些内容重叠,但这些已经足够应对大部分的大题目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准备的战线比较长,从4月到7月在断断续续地在看教材重温知识点,对,就是这样的拖延症这期间用的书有高数、线代和概率教材,复习全书,高数18讲,线代部分用的是李永乐的线代辅导讲义,没有再做全书上的部分。看一章教材对应做全书、18讲和讲义,刚做第一遍的时候遇到不少不会的,标记出来。主要本科学习马马虎虎,很多地方不是真的懂,需要重新学习,所以是边上课边做笔记边做题的。到7月份回家住,白天会和同学去图书馆,但是节奏不是很紧凑。做了一点点线代和概率部分的660题,需要技巧和计算速度,有必要做一做。9月开始二刷全书和18讲,第一遍不会的大概还是有一半不会…自己想不通的问问同学,把基本的问题解决。这一部分在9、10月份一直在做。十一后开始做真题,买的是张宇的数三真题大全解,早些年的简单,一会就能做过来。真题重要,但是不能把目光和精力只局限于真题,毕竟出题有变难的趋势,我也属于吃亏在这一点上了。后期有必要掐时间做做成套的模拟题,会比真题难,但是这样才能提升不是嘛。做了几套16年的合工大超越模拟题。周围有很多在做张宇的四套卷和八套卷,但是我拿过同学的一套来做发现前两个选择都不太会就放弃了。这样真的不好,无形中就比别人少练很多。真题大概做到11月初,模拟题可以放到晚一点来做,方便考前练手感。11月给数学的时间少了,因为专业课这个时候有很多东西,我专业课开始的晚所以也是影响了整体的安排。数三考试时候写到第二道大题莫名其妙的卡壳了,心慌了好几分钟,因为它其实很简单,好在后来脑回路正常了。所以总结下来,自己的心理状态不好,最重要的是基础掌握不到位才导致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数学学好真的很重要,因为大家的英语和政治总分没有太大差距,专业课给分摸不准,所以数学得高分会很有优势。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求学生涯中最钟爱的科目,我一直坚信兴趣是最佳导师。常见的情景是,许多同学们手中捧着厚厚的词汇书,那种厚重程度甚至可以按重量来估价。我不清楚反复翻阅这么庞大的书籍七八遍究竟能记住多少词汇,反正我个人未曾尝试过这种方法。曾经读过一本关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书,它巧妙地处理了每个陌生词汇,只给出最常用的那个含义,而这正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这种方式不仅为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还保护了我的脑力。因此,挑选合适的教材对于提升自身实力至关重要。面对考研,全心投入也是必要的,你会发现这样的付出并不疲倦,反而充满乐趣。
考研专业课方面:
工程地质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地质构造、岩石性质、地层分布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工程设计和施工。在准备这个科目时,你需对地质学的基础知识有深入的理解,比如地质年代、地壳运动、岩石分类等。掌握地质图的阅读和解析也是必不可少的技能,因它们能够帮助你理解地形地貌及其对工程项目的影响。
对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系统性学习。从基础的地质原理开始,逐步深入到与岩土工程直接相关的地质现象和问题,如地下水、地震、滑坡、地面沉降等。每个主题都需细致入微的研究,了解其成因、特征、影响及防治措施。
案例分析是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查阅并分析过去的工程案例,尤其是那些由于地质原因造成的问题或事故,帮助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并预测和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
实验和实地考察也是关键环节。东南大学的交通学院有丰富的实验设施,进行岩土力学、地质勘查等实验,凭亲手操作,你直观感受到地质参数的变化对工程的影响。有机会的话,多参加地质实习,亲临现场观察地质现象,这种实地学习会极大地丰富知识体验。
题目训练和复习同样重要。做历年试题,模拟真实考试环境,不仅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还能熟悉考试题型和时间管理。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这对深化记忆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