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农植物保护学院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这门课程如所有学长学姐所言,不宜过早开始,相信我真的不是骗人,这门课程的提分完全依靠最后几个月冲刺,如果你觉得自己记忆力跟不上,也不要开始的太早,最早暑假过半的时候开始。暑假期间我看了一小部分政治的内容,主要是在学其他课程累了的时候,开始随意翻肖秀荣那本《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然后做一点题练一下,这样一点点熟悉了一下大概要考什么内容也就够了。真正开始复习应该是九月考纲出来以后,系统地对照着精讲精练看了考纲(就是用彩色笔圈圈花花看得很认真),然后开始做肖秀荣的1000题,最后是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以及蒋中挺的冲刺卷选择部分,不过无奈个人政治素养不高,最终也没能拿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分数,考场上我的政治卷子答得很满所有框框写的密不透风,生怕有所遗漏,以至于边上的小哥哥写完之后用惊恐的眼光看着我在最后五分钟把剩下的一点空白填满了。个人觉得就算答得不好老师多少会在心理上多点好感吧。
考研数学方面:
第一轮复习高数部分粉皮的李正元版《复习全书》(很经典稍难冲高分强推),线代部分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这两个都是一边看书一边做题,习题能自己写的决不偷瞄答案,看了答案也要跟着思路自己算一遍,不能偷懒,我一般还会在旁边批注解题思路和要点。有条件的话全书要看两遍。我投入在数学的时间不是很多,平均每天5个小时左右。一轮下来前面的部分就会遗忘很多,第二轮主要就是通过习题来恢复记忆整合提升,我用的是660题,做题之前一般会写一下整章的知识点总结,对加深基础概念的理解很有帮助。后期一个月就是每天上午一套数学题,可以真题和模拟交叉着做适应不同风格。真题做熟可以完美驾驭高频考点,但是还是有很多边角知识点照顾不到,这个时候模拟题的预测作用就凸显出来,我从张宇八套卷和合工大的预测卷中抽了10套做,那道差分方程的题预测题就做过好几道所以答的很顺利。级数的部分一直有很大漏洞抱着侥幸心理就没有补,结果考试的时候那道级数的大题是全靠想象力胡编很难过。后期真题的分数稳定在135+,模拟题120+。遇到遗忘的知识点一定要抽时间做专题复习,做模拟卷受挫是很正常的,我通常做三四天综合会花一天时间填补盲点。如果有再多一点的时间的话我会再多做一些模拟题,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熟练度还是不足,所以考研复习实在是宜早不宜迟。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学习就是单词不能丢,我的单词书前前后后一共过了七八遍,后期又把另一个版本的单词过了一遍。真题一定要仔细做,第一遍可以分块做,一段时间做阅读,另一段时间做新题型这样,找出自己错误的原因,分析题目。慢一点没关系,一定要利用好真题。第二遍就要严格计算时间来做题,培养做题的整体感觉。然后可以将里面的长难句标记出来,自己翻译,理清思路,不仅可以找出自己的理解是否有误区,也可以提高翻译句子的能力,而且要尽量学习其表达方式,作文的时候模仿写句子。我的经验是,英语作文比阅读更容易拉开分。楼主今年考试心态不好,大小作文写了快一个半小时,导致后面阅读做的不是很好,有很多不确定。但是下来分数并没有想象的糟糕。我作文写的比较认真,所以感觉应该是作文的功劳。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植物生理学,它是理解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关键。重点在于掌握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关系、生长发育调控等基础知识。光合作用的理解不仅需知道其过程,更要理解其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呼吸作用则要深入理解有氧和无氧呼吸的区别,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水分关系包括渗透压、蒸腾作用等,这部分理论联系实践性强,结合实际案例来加深记忆。至于生长发育调控,激素的作用机制和相互影响是难点,需多加练习。
生物化学则是从分子层面解析生命的科学。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代谢途径如糖酵解、TCA循环、氧化磷酸化等,都是基础且重要的知识点。特别是酶的催化机理和代谢调节部分,不仅要求反应路径,更需理解其生物学意义。遗传信息的传递,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的过程,也是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为关键。对复杂的概念,凭绘制流程图或思维导图帮助理解。做实验和案例分析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很重要,使用历年真题进行模拟训练,了解自有的弱点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在准备这两门科目时,我还发现,参加学习小组讨论,或者找导师教,都能有效提升学习效率。保持好的心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也是成功备考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