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土木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长大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土木工程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长安大学土木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本人政治取得了一个不错的分数。我大概是8月份开始看政治,到10月份之前过完一遍《精讲精练》和《1000题》,基本上都是跟着肖老师的进度来。我政治前期花的时间不多,每天大概1小时,但是后期到11月、12月就适当地增加了时间,考前两星期用了大段时间进行记忆背诵。政治主要就是熟悉和记忆,不需要太用脑,所以我看政治的时间主要是上午10:30之后、晚饭后,基本上没有用大块的时间来准备。《八套卷》《四套卷》一定要认真做。选择题需要适当多练习,我还做了《蒋中挺五套卷》的选择,感觉很有帮助。多做选择能够查漏补缺,发现自己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大题的话,主要就是记忆和理解答案的思路层次。大家到后期肯定都会背诵,但是我想强调的是后者。通过理解答案的思路和层次,不仅容易记忆,而且能够触类旁通,考试时即使遇到没准备到的题,也能用相同的思路来回答。一定要背熟《肖四》大题(《肖八》大题也需要适当记忆,看自己时间),我考前把《肖四》大题要点默写了一遍。考前两天一定要把自己后期资料选择题的错题过一遍。我当时认真过了两遍,考场上发现很多选择题考察的知识点都和自己之前做过的差不多。另外,蒋中挺考前一两天好像会出一套类似终极预测卷之类的,做做挺有帮助。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从3月开始看课本的,只是大概过了一下,之后就没碰过,大概到5月份开始看的数学全书,刚开始觉得看完课本有一定基础了,而且本科数学也不错,觉得全书应该不成问题,但是一接触才发现很难啃,一章节大概要两三天才能看完,刚开始是一题一题盖住答案做的,有些没有思路,有些做错了,所以挺受打击的,以至于到后来看到不会的就看答案,之后改掉了,大概六月份底认真做了一遍,但是还没有完整的体系。就这样到了七月中下旬,暑假期间留校复习,又刷了一遍复习全书,这一次对知识有比较系统的了解,知道每条题目考的什么。第二遍刷全书的时候做了660题,虽然都是选择填空,但有些计算量比得上大题目,很有参考价值。660题刚开始错了好多,而且做到后面会发现有很多点重复考。到8月底做完了一遍660。9月份开学就没有去上课,开始刷第三遍全书,第二遍660,之后再做历年真题,从前往后做,留两年最后练手计时。做题目不要在意分数,重要的是掌握知识点。到了10月中旬,已经做完了10几份真题了,这时候买了市面上流行的张宇的模拟题,汤家凤的,李永乐的,反正能买的都买了。刷完一半就到了11月中旬,这时候开始做第二遍真题,同时准备错题本,将同类型的题目归类。十二月开始做张宇的八套卷,也买了四套卷和合工大的,但是真的四套卷太难了,一提笔就不会,最后默默放弃,主要做李永乐的6+3和真题错题。最后两天拿出少两年的真题练手。总而言之,书不在多,而在精。
考研英语方面:
笔试基础不弱,听力什么的就比较一般,不过初试不考听力,对我来说是很大的优势。英语用的主要是张剑的大黄书,朱伟的恋练有词,王江涛的作文。先说说张剑,大黄书主要是对历年真题进行详解,朱伟的恋练有词是我每天看两个单元记下来的,我用的是绿皮版,再说作文,作文的话主要是要仿写,一味地输入却不输出的话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看范文进行仿写,慢慢的就会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基础。土力学涉及了土壤的物理性质、机械性质以及土壤的行为模式等多个方面,如土壤的三相系统、孔隙比、饱和度、含水量等基础概念,这些都需有清晰的理解。土壤的应力应变关系、剪切强度理论、固结理论也是考试的重点,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实验知识不容忽视。在土力学中,很多理论都是凭实验得出的,如直剪试验、三轴试验等,对这些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操作流程及结果分析要有透彻的认识。现场原位测试如静力触探、动力触探等也常常出现在试题中,要熟练掌握其原理和应用。
再者,案例分析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土力学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题目会以实际工程问题为背景,要求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平时要多看一些工程实例,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学习方法,我个人推荐的是“读-练-思”三步法。阅读教材,理解每个知识点;凭做题来练习,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并找出不足;反思,对错误的地方进行深度思考,找出问题所在,进行针对性复习。
利用好网络资源也很重要。有很多优秀的在线课程和论坛,找到大量的习题解析和讨论,这对深化理解、拓宽视野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