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交大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使用的资料包括:《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书籍,肖秀荣的1000题集,肖四预测卷,以及田维彬的一本知识详解和一套预测试题。流程如下:九月,大纲发布后,我购买了大纲解析的红宝书,并持续阅读直至十月七日左右,这时收到了《风中劲草》,正式启动政治复习。每学习完一个章节,就对应完成《1000题》中的单选和多选部分。这个阶段大约耗时半个月,我重复阅读了两次《风中劲草》,并首次完成了《1000题》。接下来,我再次通读了一遍《风中劲草》,重做了《1000题》(这次没有在书上做标记)。从第三次开始,我的重点转向了攻克错误题目。完成《1000题》后,我对选择题的信心显著增强。加上后期的一些模拟试题,我觉得准备得相当充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肖四的模拟卷押题很准。
考研数学方面:
暑期,我根据真题,把卷子分块,然后归纳知识点,再加上强迫症,将其消化得差不多就ok了,比如数学后面的大题,时间来不得扎实练习,就直接放弃,简单记一些解题方法。把时间放在最有效的类型题上。通过近几年的真题,尤其是今年的考题,大家肯定能明显发现,其实考研数学对于同学们解难题的要求并不高,考验的是大家的概念是否清楚,计算能力是否过关。所以我觉得,在复习的时候,大家要着重于理解概念,千万不要死记公式(当然很多公式还是要背的,这里推荐大家有一个小本,将每页折成4扇,1、3扇写公式名称,2、4扇写公式,每次看的时候只看公式名称,自己写出公式,此方法也可用于记单词,效果颇佳),一般大家都是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作为复习资料,我各人认为一本全书就已经很足够了,把上面的每道题都吃透,得比较高的分还是有保障的。全书最好过三遍,每一遍都要认真,囫囵吞枣的话会得不偿失。
考研英语方面:
我使用的资料包括:便于携带的考研英语词汇书、英语真题集、完形填空练习、阅读理解和王江涛的作文教程。英语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培养语感至关重要。通过阅读,你能更好地掌握单词并提升理解能力。我通常利用零碎时间记忆单词,当复习课本感到疲倦时,我会切换到做一篇阅读或完型填空,定期进行翻译训练,并阅读作文以搜集一些精彩句式。我认为每门学科都需要一段专注的时间去深入探究,否则学习效率会大打折扣。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路这门课是电子科学与技术的基础,涵盖了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以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础理论。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对电阻并联、串联的理解,以及如何计算总阻抗,是电路分析的基础。基尔霍夫定律,则是解决复杂电路问题的“金钥匙”,包括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要能够灵活运用。
动态电路和交流电路是考试的重点。RLC串联谐振电路、RC低通滤波器等模型,需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性。特别是谐振频率的计算,不仅要求准确记忆公式,更需理解其物理意义。相位差的概念和计算也是高频考点,需熟练掌握。
再者,电路的状态分析,如直流工作点、瞬态响应、稳态响应等,是另一个重要部分。这里涉及到微积分的应用,比如一阶和二阶动态电路的自然响应和强迫响应,需对微分方程有一定的理解。数学工具是解决电路问题的强大武器。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烈推荐动手实践。电路不是纯理论的学科,凭实际操作,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尝试搭建简单的电路模型,观察其运行情况,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大量的习题是必不可少的。题目是检验你是否真正理解知识点的最佳方式,历年真题的价值尤其高,它们往往能反映出命题人的思路和侧重点。
复习过程中,建议形成自有的笔记体系,将复杂的概念和公式简化,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重新阐述,这对后期的复习极其有帮助。定期回顾和自我测试,避免学了后面忘了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