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长大水利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必须声明一点,大家要理性对待市面上所谓的押题参考书,声名鹊起的肖秀荣教授今天也只押到了一道半题,学生们一片唏嘘,所以大家要知道真正的权威就是每年出版的红宝书了,不跟风,不盲目,通读大纲是你复习政治的必经之路,没有捷径可走,一般大纲要至少通读三遍,然后结合做题加深理解,最重要的还是要做政治的历年真题,尤其是主观题部分,每年考试的题目都有个套路可言,关键是要理清批卷老师的给分点,掌握答题的一般性语言,这个过程需要你自己总结,过程虽然痛苦,但是大家只要按照这个方法学习,到考试的时候应对考研题目会轻松很多,不会将希望都放在押题名师的身上,命题组现在很重视这个问题,将来能押中题目一定会只减不增,所以要增强自身自主答题的能力,从容应对考研政治。
考研数学方面:
我采用的是2015版本的李正元全书,封面呈粉红色。这是一本相当经典的教材,极其有助于提升计算技能。我是受到多种备考经验分享的影响后决定使用它的。新版本我没有尝试过,我购买了张宇的书籍,但个人感觉不太适应,部分题目较为偏颇或奇特,如果数学底子不扎实的话,我不太推荐。第一年复习数学时,我经历了不少曲折,幸好在第二年能明确自己的不足。我认为第一年最大的错误就是过于急躁,看书速度快,看似进度快,实则根基未稳,导致后来计算能力极弱,连简单的问题都无法正确解答。因此,复习数学切勿急于求成。所以在第二轮复习时,我开始使用正式的笔记本(可不是随便找些草稿纸用完即丢),逐题认真做,从一开始就培养按部就班解题的习惯。起初可能会觉得效果不明显,但到了后期做真题或模拟题时,你会发现思路清晰,条理分明。除了全书,我还做了660题,它能有效检测你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计算技能是否过硬。虽然题目形式是选择和填空,但计算量不小,技巧题不多,题目精选,暑假期间做最合适不过。关于模拟题,我强烈建议多做!我做过张宇的四套卷、八套卷,还有李正元的经典400题和合工大五套卷。尤其推荐合工大的这套题,难度适中,模拟题通常比真题更难,尤其是张宇的题。不过,不必过分看重,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找出知识漏洞,以及提高答题速度和掌控时间。多做模拟题,正式考试时就不会因时间分配不当而无法完成。另外,别忘了,数学也需要记忆。清晨头脑清醒,大家通常用来背英语。根据我的第二年复习经验,我每天上午都会留给数学,先复习笔记,强化记忆,然后开始做题。因为一门学科的知识复习后,其他内容可能会被遗忘,所以每天重温笔记至关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大家都知道,如果你阅读看不下去就没办法做题,我当时就是紧张的看不进去题。但好在语感还在,可能完型错的比较多但分值低,最后分数还算好。英语的复习,我认为就是背单词+做真题+看作文。复习的过程中,我和很多同学一样,前期要坚持背单词,我当时是在图书馆借的单词书每天背几页,同时用扇贝单词APP找空闲时间背。单词这个东西反复背多少遍都不嫌多,好习惯要一直坚持。从6月份左右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真题要反复做,多做几遍总结问题。我用的是张剑的英语黄皮书,除了真题它的阅读理解80篇和150篇我也买了,但是最后都没有做完。总之考试之前都要保持手感。最后2个月开始看作文,我的作文是把作文分成了9个小部分,按每个部分的套路补充好,最后就能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学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多个领域,全面理解各个知识点并能将其融会贯通至关重要。重点内容包括环境系统的基本概念、环境问题的类型和成因、环境污染及其影响、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规划等。特别是对环境问题的案例分析,如全球变暖、酸雨、水体富营养化等,需深入理解其过程和解决方案。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采取以下步骤:首先是预习,提前阅读教材,对章节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是听课,紧跟老师的讲解,尽量理解和关键点;再者是复习,课后及时回顾,凭做笔记或思维导图来整理知识结构;是练习,凭做题来检验自有的理解和记忆,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往往能反映出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对复杂的环境化学反应和生态过程,我推荐使用模型法进行理解,例如,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模型来理解生态系统的工作原理。环境法规部分需记忆的内容较多,凭制作知识卡片,分块记忆,定期复盘,这样既能减轻记忆负担,又能提高记忆效率。
实践是理论的最好验证。可能的话,参与一些环保活动或者实地考察,比如参观污水处理厂,观察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会你对书本上的知识有更直观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