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诀窍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最早8月开始也足够。我本人高中学文所以开始的比较晚,9月底才开始,所以基础并不牢。肖爷爷大纲就草草看了一遍 ,1000题刷了3遍但是也没记住。最后就是背4套卷和8套卷就可以。可以配合11月后肖爷爷出的一系列书看但不是背!大题就肖四肖八足够!选择题,政治的重点。多刷1000题打牢知识点,11月以后可以买各个老师预测卷做练习。但是我认为重点还是1000题。因此,政治绝不是大幅提分的科目。
考研数学方面:
从大三上学期开始看书,第一遍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第三版(虽然推荐教材是第六版,但是第三版我觉得就足够了,而且薄很多,一些知识都不考,所以也不需要这么全,觉得第三版的排版比第六版排版清楚,第六版的小字看的密密麻麻的脑袋疼,所以就用的这本书)第一遍过书就是做例题和课后习题(课后习题有很多的那种只做单数或双数,类型是一样的),大概了解个知识轮廓,做到心里有谱。
考研英语方面:
词汇构成了英语的基础,就像汉字之于汉语不可或缺。不认识单词,理解文章就成了空谈。然而,我也并不认为考研英语仅仅是考察词汇量,有时即便每个词都认识,仍然可能无法领会其意。不过,词汇的确是根基所在。如果你并非雅思或托福的大神,那么扎实地掌握单词至关重要。我选择了红宝书,但其实选哪本都行,关键在于你是否真正投入去记忆。与其费心挑选书籍,不如专心致志地记单词。每天攻克一单元,大约70到80个新词,同时别忘了回顾之前学过的。大约一个月后,单词书过了一遍,或许感觉收效甚微,但这只是铺垫。我非常建议通过阅读来学习单词。起初,我每日完成张剑的150篇中的3至4篇,接着做翻译,标记生词,他的书后虽有词汇表,我还是习惯在阅读中用特殊颜色标注生词。因为这样做,单词在实际语境中出现,印象会更深刻。这个过程中,你会渐渐对单词产生亲近感,尤其是遇到反复出现的单词,仿佛找到了珍宝,心中暗喜。坚持这种方法,你会积累大量词汇。再次翻开红宝书时,你会发现多数单词已不再陌生。之后,我转向通过真题来背单词。方法相同,最后整理从2001年至今的阅读中所有单词,用心抄写,用心背诵,这样你就拥有了一套个人专属的词汇库。再回顾红宝书时,你会发现许多单词已经铭记于心。当然,定期更新和巩固自己的词汇库是必要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水文地质学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地下水的形成、分布、运动规律以及与其相关的地质构造、气候条件等基础知识。这些内容构成了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框架,需深入理解和记忆。
掌握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动态变化是水文地质学的重点。比如,了解地下水的渗透性、孔隙度、饱和度等参数,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地下水的流动和储存。要理解地下水的溶解性和酸碱性对环境的影响,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再者,地下水的勘查与评价也是考试的重要部分。这部分涉及到钻井技术、地球物理勘探方法、水样采集与分析等内容,需有一定的实践知识和理论结合的能力。对这部分的学习,我建议多看实例,理解各种方法的应用场景和原理。
水文地质问题的防治和管理也是考试的热点。如地下水污染的预防和治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等。这里需有较强的环境意识和系统思维,能够从宏观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单纯的记忆更重要。尝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凭做题和讨论来深化理解。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构建自有的知识体系,这对长期记忆和深度理解非常有益。
推荐使用教材和参考书的,关注最新的科研论文和技术报告,这不仅拓宽视野,也能你对水文地质学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持续的学习和实践是提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