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应用化学与工程学院物理化学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不用过早复习,第一阶段,我从八月份开始,买了肖秀荣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和1000题。从马原开始学,刚开始是很难的,哲学、资本主义原理这一部分很难理解,老师讲的还不错,会举很多例子理解上没啥问题。第一遍的时候不要刻意去背或者记什么,看完精讲精练去做1000题,用铅笔做。第一遍看下来大概花了一个半月。第二阶段,我从十月份开始转入第二遍复习,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又看了一遍精讲精练和1000题,把所有的错题知识点用陈述句的形式抄写在笔记本上,重点翻看。同时老师带着进行了毛概相关会议和史纲时间轴等的梳理。第三阶段,十一月份的时候,肖秀荣出了一本命题人考点预测(背诵版),个人觉得信息量还是挺大的,每天晚上都会看,大约两个小时,同时开始做真题。第四阶段,十二月份出了任四、肖八,这时候的选择题感觉跟1000题的风格不太一样,很有做真题的感觉,仍然把错题用陈述句的方式记录在笔记本上。肖四非常重要!!大题会有原题,大家一定要仔细看看。我是从考前两周才开始背问答题的,个人觉得试卷上的答案不太好组织,没有一个明确的主线,是可以看之前说的考点预测中的问答题,整理出主线和自己喜欢的答题模式。老师最后会出很多答题模板,他那种答题思路也可以借鉴。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整体就是刷题,我做的是张宇的《高数十八讲》,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习题集有《660题》《真题大全解》、各种八套卷、四套卷(记不太清了)。主要说说经验教训吧,数学整体在于理解,线代这门课虽然分了六个章节,但是学下来你会发现其实他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须要着重进行总结对比。数学会有很多困难的知识点,一开始会留着,结果越攒越多,干脆直接找老师答疑。
考研英语方面:
我重新安排了英语学习计划,考虑到逐日研习一套真题的速度偏缓,我选择在一整个下午限时完成整套试题,通常控制在85至88分钟内。然后,我只核对答案而不查看解析,接着我会重读原文,并记下每篇文章的新词汇到我的小型单词笔记本中,同时进行逐句口头翻译。这样的流程大约耗时四小时。回想一下日常生活中阅读英文文章的经历,假如内容是我们熟悉且适应的领域,即便遇到较长或复杂的句子,阅读起来依然流畅,速度自然得以保障。对于时间充裕的人来说,最好尽早养成每天花费10到15分钟阅读英语文章的习惯,尤其是那些具有专业倾向的文章,这样能拓宽知识视野,提高对语言的敏锐度。坚持一两个月后,这将极大地提升你的语感和推测理解能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固体物理的核心在于对固体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其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的理解。需掌握晶体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晶格类型、布拉维晶系、晶面指数等,这些都是分析固体结构的基础。理解晶格振动,如声子的概念,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固体的热力学性质,如比热容,也是学习的重点。
固体的电子结构是另一个关键领域。费米面、能带理论是理解和预测固体导电性、绝缘性和半导体性质的关键。不仅要理解能带结构,还要学会计算能带宽度、禁带宽度,并能解释各种类型的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的行为。
再者,固体的磁性和超导性也是需关注的部分。了解自旋和交换相互作用,理解铁磁性、抗磁性和顺磁性的起源,以及BCS理论和超导的基本概念,这些都将帮助深入理解固体的奇异性质。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和实践并重是最有效的。理论学习的,凭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知识是非常有益的。尝试做一些经典的问题,比如布拉格定律的应用、能带图的绘制或者磁性材料的分类。利用模拟软件进行实验模拟也是一种直观且有趣的学习方式。
,积极参与讨论和研究小组,与同学或导师交流,帮助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解决问题。阅读科研论文,尤其是那些关于最新研究成果的,不仅扩大视野,也能使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