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重大化学化工学院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重庆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其实政治我是复习的比较晚的。从9.18左右大纲出来,看精讲精练,同时边做1000题。1000题比较好,但题目有点老。政治每天看一点点。一直到10月中旬精讲精练还没看完。时间来不及,就连忙将精讲精练扫尾。之后就是做模拟题的选择题。肖秀荣老师的8套4套,还有5年真题(真题其实很有用)。做完这些题后,再把1000题错题看了一遍,上面那些模拟题错题也看一遍。在做题的时候,不熟悉的和错的都在书上划下来。这时,就可以再看一遍精讲精练(形成知识框架)。这样,选择题基本上复习的比较好了。然后仔细分析5年真题的分析题,再看看那些模拟题的分析题,其实规律还是很明显的。基本上那些章节的哪些内容会出分析题都能够比较容易的看出来。我又把肖秀荣的核心冲刺考点背诵拿来背。之后专门背4套卷的分析题。考前还搜集了一些资料。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前夕,我已经完成了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自学,使用的教材是同济大学第八版,这与我们学校的教学用书相同。我想强调一点,学习数学千万不可好高骛远,因为数学确确实实需要动手实践。在大三下学期,课程任务繁重,但我趁着三月份课程较少时,依据往年的考试大纲(数学大纲通常稳定不变)仔细研读了课本两次。课后练习我只是核对了答案,并着重理解课本中的概念和定理,确保自己能融会贯通。直到七月十五日之前,我都专注于课本的学习,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深入研究。
进入七月下旬,我开始做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前期的课本学习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复习全书的进度,我梳理了关键知识点,并提炼了许多个人见解,这些对我裨益匪浅。对于学弟学妹们来说,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至关重要。暑假结束时,我已经完成了全书的所有练习,还做了660题一次,将所有不懂的部分记录在笔记本上。在暑假的一个月内,我也顺利完成了复习全书的第一轮,每一道题目我都会先尝试解答再对照答案。九月返校后,我紧接着开始了全书的第二轮阅读。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三月起着手准备英语复习。首要任务就是积累词汇,这是极其关键的步骤,因为词汇量不足将严重影响英语考试的成绩。考研英语主要包括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译(英文到中文)以及写作。即使到最后无法准确拼写出每个单词,但至少要做到能识别它们,确保在阅读理解部分不失分至关重要。在此推荐使用百词斩app,如果你刚决定考研却不知从何下手,那么开始背单词肯定只有益处没有坏处,每天坚持记忆100-150个,这样你在日后阅读时会有显著的进步。此外,我购买了一本大绿皮书,在九月之前,我通常保持每天学习两章的速度,进度稍缓,标准较高,起初可能会觉得困难,但进入第二轮复习时,我可以提高到每天四章,加快速度,放宽要求,只要保持对单词的熟悉感即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化工原理一是化工学科的基础课程,它涵盖了流体力学、传热学、传质学等多个领域,理论性强,实践性也强。对流体力学部分,理解和掌握伯努利方程的应用是关键,包括无摩擦流动、有摩擦流动以及非理想流动等情景的分析。流体静压头、动压头和位压头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
传热学部分,需理解并能熟练运用傅立叶定律和牛顿冷却定律,尤其是换热器的设计和计算,这部分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再者,了解不同类型的传热方式(对流传热、辐射传热、导热)及其特性也很重要。
再来看传质学,这是化工原理的重点,主要包括分子扩散、涡流扩散、拉普拉斯方程、菲克定律等内容。尤其要关注气液相间的传质过程,如吸收、蒸馏等单元操作,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和物质平衡是解题的关键。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的学习不能脱离实际案例,凭解决具体问题来加深对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多做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不仅能熟悉考试题型,也能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尝试自己设计一些简单的工程问题进行分析,提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团队学习也是非常有效的策略。和同学们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既能巩固知识,也能锻炼表达和沟通能力。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要怕麻烦,及时向老师教,他们的经验和指导往往能帮你打开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