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文教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外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国际中文教育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文教育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请注意,1000题需要完成三次。初次尝试时,错误在所难免,不必惊慌,重要的是诚实面对,不要仅靠查看答案改正错误。马克思主义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可能让人感到有些困扰,它们带有理论性的特质,类似于新闻播报。但请保持冷静,历史和思想品德的学习在高中已有基础,也许会使你对此产生更多兴趣。接着,你需要关键性地处理错误,从大纲解析中找出正确答案,并使用晨光彩笔做标记。这一轮结束后,你必须自我回顾知识并构建基本框架,理解每一章节的主题,比如毛中特部分,首先概述了两大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接着分别讨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等。考研的重点在于第八章,涵盖了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然后涉及国家统一、外交和国际战略,最后两章集中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总体而言,强调了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制作思维导图有助于你更好地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这些准备工作将对后期学习大有裨益。
从10月10日至11月5日:重复上述步骤,阅读大纲,做1000题,并根据大纲纠正错误。这回可以在1000题上写下答案,然后查看其后的解释,注解你的错误以及认为重要的题目,理解错误的原因并从中吸取教训。到了11月6日直至考试:完成了两遍大纲和1000题后,你会发现一本名为“风中劲草”的宝贵资料。这本书精心编排,印刷出色,详细、有序、重点明确,堪称考研资料的翘楚。你应该视这本书为考研政治取胜的关键,一字一句地仔细阅读,直到考试前一天也不间断,读得越多,你会对知识点的位置有更深入的记忆。我的进度大约是一天15页,15天读完一遍,总共读了三遍。对于马原和毛中特,可多读几次,次数不限。另外,别忘了在第一次做1000题时,用“单1”等形式在“风中劲草”中标记题目,多选题类推,并用彩笔加以区分。此时,肖秀荣的《形势与政策》也已出版,利用闲暇时间浏览两遍。
考研英语方面:
复习过程:A、大学六级过后我就没怎么碰过英语,这次捡起来,时隔5年之久。就先从最基础的开始复习吧,《高中英语基础知识手册》很不错,看完之后唤起了我对英语语法的记忆。这个能为阅读理解打好基础,帮助分析长句难句;B、我的整个英语复习都是围绕真题来进行的,我从95年做到了11年,重点在近5年的,前几年的当练习。我把近几年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做完之后都一句一句地分析,并且翻译过来,这个过程对提高阅读能力、翻译能力真的很有帮助。另外我很讨厌一个一个单词枯燥的背诵,从来没有背过词典,因为记不住啊,我喜欢通过文章来提升词汇量。这里隆重推荐郭崇兴老师的《考研英语历年真题阅读理解精读笔记》,这本书最突出的就是每篇阅读理解后都有生词表,最重要的是词汇量非常丰富,节省不少查单词的时间。《考研真题黄皮书》是口碑很好的,里面对文章进行分段解析,有长难句分析,非常全面。考研英语有一个特点,就是你读懂了文章,但不一定会做题,好多时候我都读懂了文章选错了答案,所以还得多练习,把近些年的真题翻来覆去做就OK了。在做阅读理解的时候,先看问题再读文章,带着问题读文章,在文章中的每段找答案,千万不要通读完一篇文章后再去做题;C、作文。大家都说作文是非常需要功底的,但是当我用了《12句作文法》之后,居然觉得自己也能写出篇像样的作文了。这本书真的很好,它主要教你写作文的思路,特别适合我这种完全谈不上作文功底的人,在短时间内提升写作能力就靠它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汉语基础”,这门课程涵盖了词汇、语法、修辞等各个方面,是对汉语知识深度和广度的全面考察。我认为,理解和掌握汉语的本质特性是关键。例如,要深入理解词义的变化、成语的来源和用法、句式的灵活运用等。我建议大家多读经典古籍,凭实际的语言环境去感受汉语的魅力。定期做题并进行错题分析,帮助你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加强训练。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则更偏重于教学理论和实践。这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二语习得理论等内容。这部分需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困难。我推荐阅读《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法》等相关书籍,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尝试设计和实施模拟教学,这不仅提升教学技能,也能帮助你在实践中理解理论。
在复习这两门科目时,我坚持“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原则。尤其是对理论性较强的部分,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比单纯的记忆更重要。我也重视笔记的作用,整理出自有的知识框架,这样提高复习效率,也方便后期的查漏补缺。
我还利用网络资源,如MOOCs、学术论文数据库等,拓宽知识视野。参加一些线上的学习小组或论坛,和其他考生交流,也是我获取新知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是汉语基础还是汉语国际教育基础,都需持续的热爱和投入。只有真正热爱汉语,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乐趣,也只有深入了解和研究,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好地传播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