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考研考视唱练耳吗(西方历史中的浪漫主义时期,被称为歌曲之王的是)

你好!视唱练耳这门课程并不是研究生阶段的考试科目。对于声乐方向的研究生来说,除了需要参加文化课考试外,还需要考音乐史相关的题目,如西方音乐史、中国古代音乐史以及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等内容,这些都是历史类题目。此外,还有和声与复调等相关内容。这些是初试的部分,而复试则由具体导师负责,但通常不会包含视唱练耳这一科目。除非某些特殊的学院会有这方面的要求。据我了解,大多数院校都不会考查视唱练耳,不过声乐专业的研究生一般都需要考钢琴。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生于维也纳附近的里希滕塔尔,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
1808年,他进入了维也纳皇家合唱团寄宿学校接受教育。1810年,《G大调狂想曲》(D.1)问世,这是他的第一部带有确切日期的作品。1811年,他创作了他的第一首艺术歌曲《哈加的悲歌》。1813年,完成了《D大调第一交响曲》。1814年,为了避免服兵役,他在父亲所在的小学担任助教,以此获取少量的生活费用。
1815年,舒伯特的作曲技巧已经非常娴熟,这一年他创作了145首歌曲,并且完成了《降B大调第二交响曲》《D大调第三交响曲》以及《g小调第九弦乐四重奏》等一系列作品。1818年,他辞去了教学工作,全身心投入到音乐创作中,开启了“自由艺术家”的生涯。1822年,他创作了《b小调第八交响曲》。1828年3月26日,举行了他唯一一次正式的音乐会;同年11月19日,舒伯特因病去世,享年31岁。
舒伯特被誉为“歌曲之王”。他是维也纳古典音乐传统的继承者,也是西欧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在其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他为后世留下了一笔丰富的音乐财富,包括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9部交响曲、十余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以及其他众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