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看的书就是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配合着做。这套书排版很舒服,看起来很方便,大纲解析虽然详尽,可我是实在看不下去。都学了一遍之后,可以做做历年的真题。我是文科生,大多数东西一捡就捡起来了。到快考试的时候肖秀荣会出背诵版,最后四套卷八套卷之类,买来做一做,但不要太依赖。至于时间安排我觉得是不可以晚于9月中旬的,前期熟悉大纲内容,做习题就可以了,大题这段时间可以不看,每天时间不宜过长两个小时,因为我时间太紧大纲到了思修就不看了,直接看的风,后期主要看风丛劲草(多数内容需要背下来的),这时候大纲当“词典”使用,肖八肖四要非常认真的做,肖四是重中之重,临近考试市面上会有很多模拟题什么的,有多少就做多少,最后把肖四全部背下来就可以了。
考研数学方面:
刚开始刷全书的时候可能会比较困难,很多题目都不会,这属于很正常的现象,不要气馁,静下心慢慢来,等第二遍就会发现自己大部分题目都会了。暑假期间争取把《复习全书》刷两遍,实在时间不够的话也要保证能够把高数部分刷两遍。10月中旬到11月中旬:张宇真题每天一年,02年之前的比较简单,可以每天刷两年的!02年后每天一年!具体结合自己情况!要保证每天上午三个小时做完!网上买好白纸,将过程写在纸上,养好草稿纸整齐的习惯!对考场有好处!每天接着刷笔记!
考研英语方面:
众所周知,考研英语大纲要求的5500个词汇量是备考的关键,然而,大部分考生都在记忆单词的艰难任务中挣扎。我在初次考研时就败在了大约三分之二的生词上。但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只要能大致识别单词,解题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阅读理解占据了英语考试的主要分数,自初中起,我就对此颇有自信,阅读速度快且准确率尚可。
充分利用真题至关重要。我一共做了三次,每次的表现都有所提升,当然,有些题目到最后我已经熟悉到不用看完全文就能选出答案。让我最头疼的就是新题型部分。起初,我迅速完成了历年真题,感觉做起题来犹如神助。那时我以为新题型并不难。然而,一个半月后做第二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错了那么多,我当时也是懵了,不明白为何第一遍正确,第二遍却失误连连。这个问题到现在仍是个谜。到了第三次,虽然比第二次稍好,但仍然不如第一次。如果非要说个理由,只能说可能是缺少了第一次的那种直觉吧。新题型分为两类,一类是七个句子挑选五个放入原文,另一类是排序题,后者确实颇具挑战性。考前一周,我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因为这种题型的成绩总是飘忽不定,这对于喜欢掌控一切的摩羯座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不过,应对新题型有个诀窍,那就是保持冷静。无论难度多高,都要耐心寻找线索,专心致志。要做到这点,前提是在之前的题目上提高速度,为新题型留出充足的时间。幸运的是,今年并未考查排序题,我也发挥了不错的水平,真是谢天谢地。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与化工基础中的化学部分,主要是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理解元素周期表、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机制,以及各类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是关键。对这部分,我建议多做实验,凭实践加深理论理解。定期复习,构建清晰的化学反应网络图,有助于记忆和理解。
物理部分主要涉及热力学、动力学和电磁学等。掌握热力学三大定律,理解物质状态变化的动力学过程,以及电场、磁场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这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这里的学习策略是多做习题,凭解题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运用到实际的材料问题中去。
再者,材料科学部分则包括晶体结构、相变、腐蚀与防护等内容。理解材料的微观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凭控制工艺参数影响材料的相变,这些都是材料科学的核心。这部分需结合实例进行学习,如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各种材料的实际应用和研究进展。
化工基础涉及到的是材料的制备和加工工艺。理解并掌握不同类型的合成方法,如溶液法、溶胶-凝胶法等,以及材料的烧结、成型等过程,这对未来的设计和研发工作至关重要。这部分需结合实验室操作,亲自动手去做,更好地理解并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