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测绘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资源与环境学院测绘工程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测绘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推荐避免机械记忆,也不要过分依靠预测题库。等到九月时开始看红宝书会更合适,对于文科生来说,即使红宝书出版后开始准备也不晚。在回答问题时,几乎没有地方需要你一字不差地复述原文,关键是要准确掌握概念词汇,语言表达得体,过分背诵只会浪费宝贵的时间。此外,不要过于依赖那些所谓的预测书籍。诚然,它们有时能命中一些题目,但依赖押题可能会帮助你达到分数线,却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让你脱颖而出,因为仅仅过线是不够的。
考研数学方面:
一般考研用的练习册是复习全书等一套,市面上普遍流行的是李永乐的红色版、李永乐的粉色版、张宇的版本和考纲版。我推荐李永乐和张宇,考纲据说很好,但是出的太晚了。我用的李永乐的粉色版,包括全书、真题、400题模拟,我还买了红色版的660题基础训练,强烈推荐这本660,虽然很易错,但是真的很有帮助,总结也很好。大概八月底把基础复习完了以后,我再看书的时候感悟很多,觉得很多东西更通透了,所以安心下来好好做全书,十月我一边跟着老师上专题突破的课(老师讲了特别多的解题方法),一边开始计算着时间,像考试一样做了真题,然后做了几套400题模拟,实际上我660和400都没做完,但考的也不错。另外还是重视做过的错题,反复多做,不要以为做过就一定会了。数学其实很重要,非常拉分!一定要重视!对于数学我的建议是早准备,可以报一个辅导班,千万重视教材,非常重要,万变不离其宗,不要认为只做练习册就行了,今年的真题就是教训,很多都是书上的一些知识点然而练习册上并不是重点。但是题目一定也要多做,数学必须每天都做,再忙也不能有一天不做题!保证一些经典题目和例题题型要熟练到不用怎么动脑都可以做出来,这些是保证数学成绩的底线。
考研英语方面:
我买的是考研真相,它分为两种,一种是就是装订的一大本书那种,厚厚的,真题一本,真题解析一本,还有就是那种一年一个小册子,每年的小册子都包含真题和解析。这个就看个人习惯了,我比较喜欢做厚书的那种,所以就买了书,没买小册子,当然觉得携带方便的就可以买小册子。英语复习书也有很多。但个人感觉黄皮书的解析没有考研真相的详细透彻,如果觉得英语水平不错的也可以入手黄皮书,考研真相比较适合英语底子薄弱一些的,我比较喜欢讲解的详细的。英语真题我基本做了3遍,第一遍就是不看答案,自己做,卡着时间,因为平时工作日要上班,所以没有那么充足的时间,就周六日每天下午按照考试时间开始做一套或者两套真题。然后利用晚上时间对答案,看翻译解析,解析真的很重要,说到这里想起很多人问考研背单词有没有用,当然有用啦!如果单词量多的话,阅读理解怎么可能做不对…,归根结底还是自己掌握的单词量以及词义掌握不到位。但我个人感觉利用真题的阅读理解来记忆单词效率很高的,大家可以试试看,单纯的就背单词,当下是记住了,但当在阅读理解里面再看到这个单词的时候,就是觉得好眼熟啊,怎么也想不起来是什么意思,不知道大家有木有这种感觉,所以每做完一套真题,尤其是阅读理解,把不理解的单词统统找出来,记到一个小本子上,这样反复地看,不久就会记住了。英语这种东西也要重复,一定要重复记忆!因为真题中出现的单词是高频率词汇,在以后的考试中很可能还会遇到!一定要切记!还有就是阅读理解一定要逐字逐句自己能翻译下来,英语的长难句比较多,好多从句在一起,有时候很长的句子容易乱,不知道在哪里断开,这就需要一部分一部分地去看,一般我是看到从句就从后往前翻译。刚开始一定会觉得难,千万不要乱,等你翻译的熟悉了以后,你会觉得长难句翻译起来还蛮有意思的。英语我就买了一套考研真相,个人感觉没必要买模拟,觉得把真题反复做,完全可以,模拟题它毕竟不如真题的出题方向难度系数精准。如果是应届考研的弟弟妹妹,实在觉得想拿模拟题练手的话,可以做,但还是不建议多做。真题研究透了就已经足够啦~~再来说阅读理解的答题模式,我先是看了每一个题目,看一遍题目之后,你就能对整篇文章有个大致了解,最起码你能知道它是讲什么的,它的中心是什么。翻译我集中了近几年的真题疯狂做,反复做,最后基本翻译没有什么大问题。新题型也是需要提高做题速度的,个人感觉它要比阅读理解要求低一些,有时候可能全文没看太懂,也能都做对,主要考察上下文衔接以及整体的语感。作文我是最后看的,买的王江涛的必背20篇,小作文模版一边背诵,一边自己总结,我个人不太喜欢纯背诵,我更喜欢在自己理解基础上写,这样记忆会更深刻一些。如果记性好的话,完全可以直接背模版。大作文的话,我个人觉得还是要下笔自己写,自己的东西记的牢靠,单纯背诵的话效果一般。当然一些重要的词,还是要熟记于心的。英语真题一定要做,反复做,反复推敲出题人的点在哪里。
考研专业课方面:
遥感概论的核心在于理解遥感的基本原理,包括电磁波谱理论、传感器的工作机制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等。电磁波谱理论是遥感的基础,需掌握不同波段的电磁波如何反映地物特性,例如红外线对植被的敏感性,可见光对地表颜色的反应。深入理解这些原理,能帮助从遥感图像中提取关键信息。
了解各种传感器的工作方式也至关重要。无论是航空还是卫星遥感,传感器的选和参数设置都会直接影响到数据的质量。比如,多光谱传感器如何凭多个波段捕捉地物信息,雷达是如何利用微波进行穿透性探测的,这些都是在学习中需掌握的重点。
再者,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有用信息的关键步骤。这包括图像增强、分类、配准等,其中最我感兴趣的是图像分类,凭机器学习算法对图像进行自动识别,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实践是最重要的。遥感不是纸上谈兵,是需实际操作去体验和理解。我经常使用ENVI、ERDAS等遥感软件进行图像处理,凭亲自动手,我更深刻地理解了遥感图像的解析过程。阅读最新的遥感期刊论文也是提升知识水平的好方法,它帮助跟上科研前沿,理解新的遥感技术和应用。
团队合作也很重要。在项目实践中,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这样的经验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技能,也锻炼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