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山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中山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大概9月份开始刷书的~配着视频看了一遍书,尤其是哲学部分,理解记忆非常重要!然后陆陆续续的又看了两遍书,大概到11月中旬吧~~看书的同时有配合肖秀荣的1000题~这个过程是不断加深记忆和理解的过程。政治不用浪费太多时间,性价比不高,在我看来,前期把马原哲学部分理解好,把十年真题哲学题看一遍,其他题不用看,因为每年的提法都会变。等到十月分再系统复习政治也来得及。9月份之前不用看。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开始自己看书可能会很吃力,做数学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数学想考高分的,还可以做一些张宇的题,他的题难度很大。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你可能会很受打击,因为有的题你始终解不出,但是一看答案原来很简单,这就要求一定要先把基础打牢,另外要计算能力提高,因为数学计算题量还是非常大的。数学也要多做真题,最好做上近15年的,最起码得三遍。个人经验:复习趁早,先看两遍课本,然后整理一下课本各章节的知识点(尤其是考过的题),记住一定要全面的学习,每年地大都会出现一定量的新题,未雨绸缪,不过一定要注意校订好答案,我就是不注意这个,
考研英语方面:
我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来学习英语,侧重于完成填空和阅读部分。每日的任务不是追求数量,而是要把握真题的氛围和维持解题的感觉。从1997年至2020年的所有真题大约在12月初完成。接下来的半个月,我接触了一些模拟试题,目的是保持熟练度,防止技能退化,不必太在意正确与否。对于作文,我没有全部动手写,挑选了几个典型题目进行了演练。由于我在高中时就练习过手写印刷体,所以作文书写方面没有特别训练。若你的书写欠佳,可以考虑购买字帖进行提升,英文书写其实很容易上手,效果显著。至于词汇,我没采用词汇书籍。之前备考托福时,我曾依照《17天搞定GRE单词》的方式集中攻克过托福词汇,所以在考研期间我只是每天坚持复习单词,每天约500个。我的单词记忆原则就是:“一次大量,多次重复”。如果你在记单词上一直困扰,我极力推荐你阅读《17天搞定GRE单词》,并遵循书中策略。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物理A”通常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等基础物理学领域。在力学部分,理解和掌握牛顿三定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以及角动量守恒等基本原理至关重要。对复杂问题,要学会运用解析或数值方法进行求解。理解质点、刚体和振动的动态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
进入热力学,要深入理解热量、功和内能之间的关系,以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卡诺循环和熵的概念需透彻理解,它们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核心。统计力学的基本概念虽然可能不直接涉及,但对理解宏观现象的微观本质很有帮助。
再者,电磁学部分是难点,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掌握是基础,电场和磁场的产生、变化规律,以及电磁波的传播是核心内容。尤其是电磁感应和静电场的计算,需大量的练习来提升熟练度。
光学部分主要包括几何光学和波动光学。光路的作图法、反射和折射定律,以及菲涅尔公式是几何光学的基础。波动光学中,干涉、衍射和偏振的现象理解及计算,特别是双缝干涉和杨氏实验,是重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重于记忆。物理不是简单的背诵公式,是理解并应用这些公式去解决问题。做题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在做题中深化理解,凭解决实际问题来巩固理论知识。多讨论、多思考,有时候一个难题的解决往往源于一次偶然的灵感碰撞。
利用好课堂讲解和教材,中山大学的教师团队非常专业,他们的讲解往往能帮助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是很好的自我检测工具,尽量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再寻求解答,这样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