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经历:在创建好大纲后启动复习,从9月持续到11月中旬,这是第一个阶段。这一时期,要专心研读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掌握考试的基本内容,接着浏览浓缩的知识点,确保心中有底。在此期间,不断地练习1000题。一旦“小草”(可能是某本辅导书或资料)出版,就要深入研读,尽可能多地反复阅读,直至你的选择题得分稳定在40分以上。1000题做得差不多时,转向历年真题,尤其是近十年的题目,要多次练习并关注重复出现的知识点。对于十年前的题目,做几次来熟悉一下就行。除了肖秀荣的题目,也推荐尝试其他来源的选择题,如任四、蒋五等,但不必过于纠结正确率,主要是体验不同的命题角度,开阔解题思维。在11月底至考试这段时间是第二阶段,全力以赴地背诵大题,肖四的所有题目务必全部背熟,肖八也建议全背,至于其他的我不曾背过,所以不多作评论。
考研英语方面:
第一遍做题时是分项做的,奇数日两篇完形,偶数日两篇阅读,边做边整理生词和背诵。晚上回寝室我会把何凯文老师推送的每日一句抄下来然后划分一下。每天花在英语上的时间要4个小时左右,开始会很慢,但我觉得大家不用觉得心急,因为后来会越来越快的。暑假期间除了完形和阅读之外我每天增加一个小时来做新题型和研究一篇错两道以上的阅读。到暑假之后就一直做除了作文外的整套卷子,10月以后开始要求自己的做题速度。2000年以后的真题我做了4遍以上,嫌枯燥的同学可以减少到05年以后4遍以上(我觉得应该已经足够了),这个期间不用担心自己记住答案,记住单词之类,很多方法和体会都是重复中得到的。复习计划:首先贯穿复习过程始终的背单词。其实可以提前到大三下开学的时候,背单词这种事是个长期工程,前期可以被星火那套带解析的,后期只背大纲词汇就行。好吧,其实我觉得一开始就背大纲词汇也是极好的,倍儿爽。
考研专业课方面:
中西哲学史的学习是一次深度的历史穿越。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中国的孔子、孟子,再到近代的康德、黑格尔,每一个哲学家的思想都是一座丰富的矿藏。理解他们的观点,需深入阅读原著,理解其历史背景和思想脉络。我发现,构建一个时间轴并标注重要事件和人物对记忆非常有帮助。对比分析不同哲学流派的观点,如西方理性主义与东方人文主义的差异,能深化理解和记忆。
哲学专业综合是对综合能力的检验。这包括逻辑推理、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等。我在复习时,侧重于理解和应用基本的哲学概念,例如存在、知识、道德等,并凭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来提升我的论证能力和理论阐述。我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尝试从多个角度解析问题,锻炼了辩证思维。
对这两门科目,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持续的阅读和反思。哲学不仅是知识的记忆,更是思考的习惯。我坚持每天阅读哲学文献,无论是经典著作还是现代论文,都能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点。我会定期记录和整理自有的想法,形成个人的哲学笔记,这是一个自我对话和深化理解的过程。
找到合适的同伴进行学术交流也很关键。中国人民大学有许多活跃的学术社团和研讨小组,经常一起探讨难题,互相挑战,这种互动激发了我对哲学更深的兴趣,也提升了我的论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