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化学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考的不太好,只能说选择题真的很重要,看大纲非常重要。我觉得政治只需要看大纲,然后买一本选择题做一做,最后一个月买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背一下就完了。我用的就是红皮大纲,肖秀荣1000题和肖秀荣四套卷这三本书。一定要很重视大纲,可能出选择题的地方都用心看,反复看,选择题拿到了总分就差不了。大题的话我就是最后一个礼拜开始背肖秀荣四套卷,肖老师还是很给力,抓住了三道大题吧,反正大家基本也就是买那几套卷,大题都差不了什么。当然,大纲不介意太早开始看,我觉得十月开始完全来得及,没事多看就完了,不用刻意背,眼熟即可。
考研数学方面:
这一门我是分三轮复习的,第一轮是上面说的课本,当时边看课本边做课本习题,我第一轮是从五月份劳动节上来开始正式准备考研的,到七月份中旬课本加上习题一轮结束了。中间因为感觉自己看书还是蛮吃力的,之后开始准备复习全书,因为第一遍看课本看得仔细,看起全书不是很吃力,但是容易错,记得做第二章全书习题时,就没有对几个。跟老师交流了很久,老师一直安慰我说是刚开始做大家都一样qwq,后来就慢慢好多了。全书我是一章一章扎扎实实准备的,每一个题目都要自己算,会做不行还要能做对,当时进度不快,计划是45天在九月份之前一遍过完,后来推迟了一周。在这里,我提醒大家,全书的难度略高于真题,但是真的出的很好,要想数学考出一个好成绩,全书至少得看两遍。九月份全书一遍完了之后,开始第二遍,一直到十月份中旬,这期间顺带做完了660题,660题出的题目注重概念,易错,难度不小,做完了并消化了它有利于后期冲刺。从十月份中旬之后20天,每两天一套真题,在十一月份上旬就把真题基本做完了(留下了近两年的,用于最后模拟),此后划了一周时间总结消化错题。从十一月份下旬开始做模拟题,当时模拟题难度大于真题,备受打击,不过接连几套下来也就慢慢适应了。模拟题完了之后就开始回归全书做真题,建立框架了,之后就是最后模拟两套真题考试了。上面说的时间轴我建议大家理一理,参照自己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我第一轮第二轮每天大概一上午数学,后期三个小时,到了十一月份下旬,差不多就只有两个小时一点,主要是被政治占用了不少时间。总结一下,课本一遍,全书三遍,真题两遍,模拟题一遍,每一遍之后都要拿出时间来消化分析弱点。
考研英语方面:
作文——因为我前期的复习效率不算高,原定的10月开始背作文的计划也没有得到实行,所以直到考前一个月才开始看作文格式、背模板,不推荐我的这种冒险做法。就我有限的经验来说,多研究历年英语一、二的作文真题还是很必要的,仿写或直接背优秀范文都可以。关于英语,无论底子好与不好,只要能够坚持,而且用心,最后结果不会很差的,另外关于最后的模拟题,我一套都没做,感觉跟真题水平不是差一星半点,当然看大家各自情况啦~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B主要包括热力学、统计力学、电化学、光学和量子化学等内容。热力学部分,三大定律是理解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关键。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教导如何计算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第二定律,熵增原理,揭示了自然过程的方向性;第三定律则是关于绝对零度时的熵。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并能灵活应用,对解析实验数据至关重要。
统计力学则为提供了从微观角度解释宏观现象的工具,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微观解释,以及化学平衡常数K的统计意义等。这部分需对概率论有一定的了解,也需扎实的数学基础。
电化学主要涉及电池的工作原理、电解质溶液的行为以及电极过程的动力学。理解电解质的离子迁移、电池的电动势与Nernst方程,是这个领域的核心。
光学化学主要是光谱学,包括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等,这些都是解析化合物结构的重要手段。要熟练掌握各波长范围对应的功能团吸收特性,并学会分析光谱图。
量子化学是化学的基础,它解释了原子和分子的结构、稳定性和反应性。薛定谔方程的解,电子云模型,以及分子轨道理论都是必须掌握的内容。这部分需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一定的线性代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