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南财经济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红宝书”大概有3、4百页,可以先从近代史部分看起,然后马哲、毛概、思修。在看“红宝书”时,可以配合肖秀荣老师主编的《1000题》进行练习。10月下旬会有一本“风中劲草”问世,买来看一看也是极好的。当然,关于政治的复习资料有许许多多,但我只有两点建议,一多练习客观题,即单选题和多选题。这将是取得高分的关键所在。二紧抓肖秀荣老师在考前出版的 预测4套卷,命中度极高。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侧重于思维训练,遇到难题应深入思考,不断琢磨。在复习过程中,建立个人独特的学习策略至关重要。解数学题时,务必亲自动笔,避免仅靠心算或口算,因为大多数重大错误往往源于计算失误。在练习考研题目时,无论是真题还是模拟题,都必须严格遵循考试的时间安排,以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意识。今年我就在这方面遭受了损失,因时间规划不当,未能解答一道价值11分的最后试题,希望大家引以为戒。若想取得优异成绩,复习全书需至少阅读三遍,660题不得少于两遍,真题也需重复练习三次以上。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文水平普通,却能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这归功于一个秘诀——熟记阅读理解的真题。我认为这种方法有效的原因有三。首先,通过背诵阅读,我能掌握关键和高频词汇。真题是最具权威性的,超越任何教育机构的材料或单独的单词书籍。通过对阅读的理解,我们可以学到最实用的词汇,而不再需要盲目地去记忆那些厚厚的单词书中不确定哪些常见的单词或含义。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完全忽略单词书,它们是打基础的重要工具,而真题则是更为关键的部分。
其次,这个方法有助于解析复杂的长句。如果你看到的所有单词都认识,但仍无法理解句子的意思,可能是因为缺乏断句技巧或是语法知识不足。此时,没有必要立即填补语法空缺,学会正确断句就足够了。而背诵阅读正强迫你理解每一个句子,久而久之,语感自然会提升。
再者,熟悉历年阅读文章的结构和写作风格有利于整体理解。这些阅读材料通常直接摘自《经济学人》等出版物,对其文体和构造有所了解将有助于提高你的理解能力。
我花费将近500字来强调一件事情——那就是精读过去十年的阅读真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获取高分的关键。实现这一点并不困难,我每天早晨专心致志地背诵一篇,大约耗时一个半钟头。在背诵的过程中,我内心深处坚信,只要完成了这40篇文章,英语就没有问题了。这种自我承诺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安全感,减少了我在英语学习上的焦虑。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你需深入理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如供求关系、市场均衡、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决策、经济增长模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这些概念构成了经济学的骨架,是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基础。我建议使用尼古拉斯·格鲁伯的《微观经济学原理》和曼昆的《宏观经济学》作为主要教材,它们深入浅出,适合初学者。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一个交叉学科,它将经济学的理论应用于解决人口问题、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你需关注这方面的最新研究动态和政策导向,比如气候变化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自然资源定价等。阅读学术期刊,如《环境经济》、《人口研究》等,能帮助你拓宽视野,理解学科前沿。
再者,数学和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经济学建模和分析工具。尤其是对实证研究,掌握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统计技术是非常必要的。我推荐使用萨瓦里的《计量经济学基础》进行深化学习。
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可忽视。凭做案例分析、模拟实验、撰写研究报告等方式,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或者学术讨论,也是提升自我的一种有效方式。
备考期间,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保持好的作息和心态也非常重要。定期复习,及时查漏补缺,不断调整学习方法,找到最适合自有的学习节奏。多与同学交流,互相解答疑惑,也能促进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