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财经济学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中央财经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参考书是肖秀荣那本1000题和风中劲草三套,肖秀荣的书说是‘1000题’,其实怎么也得有3000,所以也就是说这3000题加上风中劲草那整整一册书我全都做了一遍,合起来怎么也得做了4、5000道政治选择题。当然我当时在学时并不是追求数量,只是希望自己多见识一些题,而且这些题我做完一遍后的错题以及当时蒙对的题我都用笔做下标记,然后第二遍再做时专门做那些错题,第二遍又做错的再重点标记做第三遍,第三遍后第四遍……是的,政治的这两册题我做了近四遍,甚至马原那章因为难我做了更多遍…...所以政治的复习真的是问心无愧了,在当时的复习过程中也感觉良好,至于怎么就考了那么低的分数,真的只有声叹息了。政治要想拿高分选择题一定要抓住,选择题是考好的关键,尤其是多选题。所以,多练习还是有必要的,多看看答案分析,多想想出题人的思路。总的来说,政治复习应当要多练、多看、多想、多比较、多总结,知识面广对做对选择题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平时复习中要多关注热点问题。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新题型挺多的,大题比较正规,前面的客观题比较考验人,自己训练的是在不够。自己是从4月份左右开始自学高数的,在暑假之前非常粗糙的自学完了高数,做了一下李永乐的全书,完全不会做,只能看,心里也很着急。后来每个知识点都会看一些解题技巧,后期做题的时候发现特别好用。数学千万不要只看,一定要动手做,看100遍不如做3遍。自己到11,12月份才把全书做完3遍,真题做了2遍,第一遍套卷联系,每天上午一套,计时的,非常受益。自己基本上只做了3套左右模拟题。数学,我花时间最长,到最后也是最自信的一科,因为觉得这是最能为自己提分的一科了,我还是报有一点点小的幻想的。
考研英语方面:
个人认为英语最重要的做好两点,第一单词,第二真题。首先说单词吧。单词是一个很苦很煎熬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经历。用哪本书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一定要坚持下来。每天一页或者两页,一个list或者半个list,贵在坚持。我单词一共是过了五六遍吧。单词量上去了的话,阅读,完型,新题型,翻译就都上去了。然后说真题吧。真题应该把近十年的认真做一遍吧。其中前五年的做一遍,后五年的做两遍吧。做真题最主要的是让你体会命题人出题的思路。其中真题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阅读,新题型,作文。阅读和新题型还是在单词的基础上多做题目。作文先不用着急,也是到最后背。不要去背所谓的模板,要在各种类型的题目中找到自己写作的思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这个科目,理解和掌握基础理论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宏观经济学还是微观经济学,都需理解并能够应用基本的供求模型、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决策理论等。例如,市场均衡、IS-LM模型、AD-AS模型等宏观经济理论,以及效用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等微观概念,都是需深度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的核心知识点。这些理论不仅需记忆,更需凭做题和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实证分析和政策评估能力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会接触到许多关于环境问题、资源分配、人口政策的研究,这就要求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你凭学习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提升对数据的理解和处理能力,阅读和分析学术论文也能帮助你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再者,关注时事热点,结合实际进行思考。经济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无论是国内的“双碳”目标,还是全球的气候变化问题,都从经济学的角度进行解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能帮助深化理解,又能激发学习兴趣。
持续的学习和复习至关重要。经济学的知识点繁多且相互关联,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是保持记忆鲜活的有效方式。定期做一些模拟试题,既能检测自有的学习效果,也能适应考试节奏,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