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中国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东南人文学院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东南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风中劲草基本全是干货,把知识要点都列示出来了,省略了一些详细阐述,适合配合做选择题随手查阅、查漏补缺。至11月,形势与政策和8套卷出版。形势与政策——由于每年考研政治都会涉及时政内容,这些内容当年大纲基本上没有,所以这本书是必须要买的,不过内容不太多,也有配套练习题。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不算高也不算低,和政治一样处于一个比较稳当的程度。我的英语听说能力极差,六级不过堪堪飘过,但读写能力还不错,这或许得益于我有时候会浏览一些英文网站或者看一些英文新闻。我认为,考研英语的难不仅仅在词汇和语法上,还有用英文语言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因为有的时候文章和题目你都看懂了,但依然做不对题目。当然,首先词汇是基础。我用的单词书就是俞敏洪主编的乱序绿皮单词书。当然其实用什么单词书差别不大,关键是要坚持背下去,不能偷懒。而且后期主要是从真题里面背诵单词,单词书是前中期使用的。英语真题的重要性不需多言。我用的就是历年真题超精解。同时拿到张剑的真题黄皮书,作为对照和参考。真题我一开始就上手做了,并且一开始就选了最难的2010年真题上手(结果相当惨烈……)。说这个是想说,这几年的英语都比较简单,但我们备考要做好考最难英语的准备。阅读的话,我一开始错误率蛮高,大概错七八个的样子,后来分析原因,发现我喜欢用固有的逻辑解题,而不是从文中找答案。而考研英语的题目是不能想当然的选答案,必须要从文章里面找出答案(多数是对正确选项的变形)。后期我阅读的错误率就能保持在五个以下(这是第一遍的错误率,第一遍以后真题作为自我检测工具价值就大大降低了)。长难句的话,我认为其实真正要求弄懂长难句的题目是翻译,而阅读对长难句的要求没那么高,只要大致能推测出句子的意思即可,因此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对付考研英语阅读长难句即可。从第二遍开始,真题更重要的是分析,哪些单词不熟悉,哪些短语搭配频繁出现,哪些圈套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跳进去……这些都是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做题发现的,反正具体做了几遍我也没有统计,就是翻来覆去的练习。阅读做到最后是一看到第一句话就知道一篇文章的大概意思和题目。作文是我的弱项。因此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王的作文大概是从九月底开始看和背诵。我主要就是背了真题的作文,大概有十几年的真题这样子,其他的押题作文也没有背,因为时间实在来不及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中国通史是一门涵盖从远古到现代,跨越数千年的宏大课程,它要求对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文化有深入的理解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基础扎实是关键。你需全面阅读教材,如朱绍侯的《中国古代史》、张岂之的《中国近代史》,以及王明锁的《中国现代史》等,这些都是构建你历史知识框架的基础。要注意各个时期的历史脉络和主题,例如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近现代中国的转型与变革等。
深化理解。历史不仅仅是事实的堆砌,更是对人类社会演变的解读。对重要的历史事件,如秦朝的统一、辛亥革命等,需深入思考其背后的原因、过程及影响,理解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尝试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相联系,这会帮助你更好地记忆并理解历史。
再者,史料研读不可忽视。中国通史的学习离不开原始文献的阅读,比如《史记》、《资治通鉴》等,它们能提供第一手的历史信息,使你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尝试解读这些史料,分析其背后的含义和作者的立场,这是提高历史素养的重要途径。
做笔记和复习至关重要。整理知识点,构建自有的历史时间线,标注重要事件和人物,这既帮助记忆,也有利于在后期的复习中快速回顾。定期进行模拟试题的练习,既检验学习效果,也能熟悉考试题型和答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