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作物生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农农学院作物生理学考研复习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国农业大学作物生理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其实我最想提醒大家的是政治,虽说经验是自己的。但我走的这个弯路可不希望大家重走啊。提醒大家,暑假实在没有必要复习政治,浪费时间,大可以把时间留给专业课、英语。九月份就是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和教育部考试中心通过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思想政治考试大纲解析》(俗称”红宝书“)日子,记得去年是9月中旬,接近400页的红宝书,还有1600题,我是看了好长时间啊,主要在10月到11月,最后12月还将1600题又看了遍,仔细看了答案解析,感觉自己浪费了好多时间,其实10月就有《冲刺背诵 核心考点》,杨杰(沪江论坛 风中劲草)主编(广大研友称这套书为”风中劲草“),但是我并没有仔细的比较,之后买了本”核心考点“,网上有卖的,有些书店也有,自己留心下。仔细看了下,感觉”风中劲草“是我见过的编得最用心的书,里面不同颜色、不同字体的文字弄得书很花,但是很实用,可以节省好多时间,这有有配套的习题做,讲解得也详细。真的。强烈建议大家复习没必要看那红宝书,”核心考点“就是红宝书的精简版,效果很好,当然红宝书看一遍肯定也是有用的,我不能因为我花了那么多时间复习红宝书、做1600题,仅看了两个多月的”风中劲草“就否定了红宝书的作用。”核心考点“上会标明哪些知识点哪年以怎样的形式考查过(单选、多选或是分析)。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试题颇具挑战性,颇有张宇风格。复习初期,打好基础是关键,要全力以赴地掌握全书中的每一个方法和习题。我选择了张宇的高等数学教程,以及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和全书。每位作者的书籍都有其独特之处,我将李永乐的全书研读了两遍,张宇的高等数学则超过三遍,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同样也读了三次以上。十月份起,我开始做四套历年真题,每次得分通常都在130分以上。接着是张宇的八套卷和李永乐的6+2,难度较高,不需要严格按照三小时的时间限制,遇到难题不必纠结,不懂的话可以直接查看答案。每天我还是会抽出一些时间回顾全书。之后,我尝试了张宇的最后四套题,依旧非常具有挑战性,不过今年的实际考试难度也是如此。接下来,我完成了剩余的真题,并且每套只用了两个小时,因为很多题目我在全书中已做过,分数可能不太准确。这段时间,我会专注于错误题目的整理和笔记的复习。最后,迎来了考试。面对大题时,我感到困惑,许多题目无从下手。因此,减少错误至关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的历年真题具有极高的价值,建议至少要反复研习3至5次。据我所知,从90年代到2007年的题目相对较为容易,而2007年至2020年间的难度有所增加,尤其是2010年,堪称最难的一年。操练真题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完整地完成近二十年的真题集,以领略其独特的命题风格。初次尝试可能会遭遇挫折,比如一篇阅读理解错掉3至4道题并不罕见,但关键是要保持毅力,绝对不能半途而废;接着,在第二次做题时需全力以赴,这次应集中精力攻克阅读理解,学习各种解读文章含义的策略,并深入牢记常见词汇的生僻释义,确保彻底解析每一篇文章,这个阶段至关重要;最后,再重复练习2至3次,这将帮助你找出知识盲点并加以填补,你会发现每次重做都会有新的进步。
考研专业课方面:
植物生理学,它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分关系、矿质营养、生长发育等主题。其中,光合作用是核心,理解其过程和影响因素至关重要。我在学习时,凭绘制流程图来帮助记忆,实践实验如测定CO2吸收速率,加深了我对理论的理解。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机制,比如干旱、盐碱、低温等逆境响应,也是需关注的重点。
生物化学则是从分子层面解析生命现象,特别是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和代谢途径。重点在于理解酶的作用、基因表达调控、代谢网络以及能量转化的过程。例如,三羧酸循环、光合磷酸化、糖酵解等基本代谢路径,不仅要熟记,更要理解其内在联系和调节机制。我在复习这部分时,常常凭构建思维导图,将各个反应串连起来,形成整体认知。
学习这两门课,我认为关键在于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学习不能仅停留在记忆层面,要深入理解原理,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实验技能的培养也不可忽视,实验能够直观地展示生物过程,使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定期自我检测也很重要,凭做题和模拟测试,及时发现知识盲点,巩固所学。
我还发现,讨论和交流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或者向老师教,都能我从不同角度深化理解,激发新的思考。保持对新科研动态的关注,阅读相关文献,能帮助我把握学科前沿,拓宽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