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人大商学院国际商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商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今年的政治成就总的来说相当令人满意。对于政治复习,我不建议过早开始,但这取决于个人状况。如果你觉得你的英语和专业课程的学习还有富余,那么提前开始也无妨。我自己是从9月份大纲解析发布后才启动政治学习的。初期,我阅读了《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但感觉并未真正吸收,为了确保全面理解,我又通读了一次《大纲解析》,每天早晨研读几章,虽然当时并未记住太多内容,但这个过程帮助我对考研政治的整体知识架构有了初步认识。在此阶段,我也开始了历年真题选择题的练习,逐渐形成了后期复习的战略。
等到《风中劲草》出版,我才开始背诵政治,大约背了3到4遍。第一遍花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由于其知识点不够详尽,通常我会结合《精讲精练》一起使用。随着进度加快,尽管经常忘记,我还是持续反复背诵。这一阶段主要专注于选择题的记忆,并配合《1000题》进行练习。当《肖八》问世,我才开始接触大题部分,分析了过去几年真题的答题风格和构造,同时也深入研究了肖八的大题,虽然不能说完全背下来,但每套试卷的大题我都仔细琢磨。如果早上时间允许,我也会挑选一些题目背诵。等到完成《肖八》的复习,政治学习已进入关键的冲刺阶段。那时市场上出现了许多模拟试题,如《肖四》、《任四》等,我几乎全部购买并完成了选择题部分。对于大题,我浏览了所有试卷的问题,自行筛选出重点,并注意这些题目在其他资料中是否出现,重复出现的热点更是需要特别记忆。我主要背诵的是《肖四》和《20天20题》,不得不承认肖老先生的权威性。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未涉及过任何英语模拟试题或预测卷,直接专注于历年真题,使用的资料是张剑的黄皮书。在背单词的过程中,你逐渐会对各类词汇形成一个整体的认知。英语阅读确实至关重要,由于其分数占比大,从1996年起直至去年,尽管年份不少,但用于练习的真题实际上并不多,因此务必珍视每一套。起初,你可以每隔几天做一套,或者每天两篇,按个人实际情况调整。起初阶段不必严格计时,毕竟初期对考研英语的答题节奏可能不太熟悉。我记得我第一次做时,只答对了一道题目。完成阅读后一定要及时批改,不论正误,并做好笔记,归纳出题规律。同时,标出你不认识的单词,在第一轮复习时查阅理解,逐步培养解题思维。一开始可能会觉得困难,但随着练习的增加,你会越来越得心应手。阅读能力提升后,其他如新题型、翻译等部分自然不成问题,主要还是通过真题来锻炼。因此,阅读是关键,务必认真对待。至于作文,因后期时间紧张,我没来得及充分复习,导致考试时感觉生疏,这是个教训。希望大家别存侥幸心理,作文同样需要充分准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国际贸易理论部分,包括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以及现代贸易理论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等,这些都是理解各国如何凭交换商品和服务实现双赢的基础。这部分的学习需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理解和运用模型来解释现实世界的现象。
国际商务实践则涉及到关税政策、非关税壁垒、贸易协议等内容,这些都需关注实时的经济新闻,了解并分析全球贸易动态。熟悉WTO规则及其争端解决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备考过程中,我建议凭阅读案例,结合实际情境去理解和记忆知识点,这样既能增强记忆,又能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再者,跨国公司的运营和管理是另一个重要领域。从战略制定到跨国并购,再到跨文化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这部分的学习需具备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并能从全球视角思考问题。我常常凭阅读企业的年度报告和研究论文,来深入了解跨国公司的运作模式。
国际金融市场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系统,涉及汇率、利率、金融衍生品等。理解和掌握这个系统的运行机制,对预测和应对全球经济变动至关重要。我会定期关注金融市场的动态,凭模拟交易或者参加投资竞赛来提升实践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