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复习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算是我投入最少但是结果还不错的科目了,我是从9月份开学正式开始复习政治的,配合着精讲精练做1000题,看一章做一章,这会不用急着背,反正过几天也会忘掉,只需要熟悉一下知识点,我是保持1~2天1章的速度,有的章节只需要快速翻一下就好,有的需要重点识记,肖老爷子会提醒大家哪些是重点章节的。做完1000题之后可以看一下风中劲草,这上面的知识点比较明确,我后期基本都是在看这本书,八套题出来之后做了一下选择题,看了一下主观题。可以这么说,1000题是用来搞定选择题的,而最后四套题是用来解决主观题的,考前我就只背了最后四套题的主观题,最后四套题就是让你无论遇到什么题目都能有话可说,所以在这方面我是十分的信任肖老爷子。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各科中拉分最大的,这个阶段大家应该真题都刷了一些了,这个状态是比较好的,一战的同学最好能够稳定在一个较好的水平,这样说明你基本复习到位了,要是还没有开始做真题的就得抓紧时间了,数学真题至少至少至少得2遍,真题做完了之后,可以总结一下,哪些是自己容易错的,哪些是不会的,然后找相关知识点的资料重新复习一下。真题过后,就是模拟卷了,可以隔几天做一套,不需要贪多,保持手感就行了,模拟卷里面合工大的偏难一点,李永乐的建议要做一下。11月初——考研到来:刷2020——2010的真题。方法和全书相同,但从这时开始必须限时做题,批改,看坐错的类型。将错的标记出来,真题我也是做到了三刷。后面有时间做合工大的预测卷,难度比起真题会大些,但我觉得题目出的都不错,自己时间没来及,也只是做了三套,然后又做了张宇的最后四套预测卷。
考研英语方面:
在暑假结束后,我才启动阅读练习,完整地完成了97年至04年的阅读,而对于05年至17年的部分,则重复进行了三次。初次接触时,我每天专注一篇,第一次限时完成,接着进行深入研读,主要任务是翻译句子并剖析其结构,最后详细解构每个选项。进入第二轮和第三轮,我的速度明显加快。至于翻译,同样遵循三步走策略。首先,我不急于动手,而是先浏览题目,理解整体含义。其次,在第二次尝试时,我会按照正常的流程解答,遇到困难就暂时跳过。最后,在第三次回顾时,我会结合前后文来解析词汇和句子含义,并将自己的理解放入原文情境中检验是否合适。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质工程基础的核心在于对地质构造的理解。这包括了地壳结构、地质时期、地层分布等基础知识,以及地质构造现象如断层、褶皱的理解。我在学习这部分时,不仅阅读教材,还借助地图、地质图进行视觉理解,凭实地考察加深印象。理解地质历史和地壳运动规律,能帮助预测地质灾害,这是地质工程中的重要应用。
岩土性质是另一个关键点。需掌握不同岩石和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例如它们的强度、渗透性、压缩性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我经常做实验模拟,用实践来深化理论认知。一些典型的岩石和土壤类型及其特性,对答题非常有帮助。
再次,地质灾害分析是地质工程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峡库区的地质环境复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理解其形成机制、风险评估和防治策略至关重要。我阅读了大量的研究报告,参与了相关的讨论和模拟演练,提升了自有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础力学知识也不能忽视。它包括土力学、岩石力学等,这些都是设计地质工程结构的基础。我凭做大量的习题,强化了计算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