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天体物理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觉得不用复习太早,有人说出了政治大纲(八月十号左右)再复习,我也没听,我是从九月份才开始复习的。我用的资料是《风中劲草》(九月底出),在它还没出的时候,我买了一本去年的二手书,先看的是马原,因为马原就那么点东西,也不会有什么变化,等新书出了,我就买了新的《风中劲草》,还有配套的《1000题》,又买了《肖秀荣1000题》。我是把一张纸对折两半,左边写知识点,写成填空题,右边写答案。这样复习的时候可以盖住右边答案,事实证明对选择题帮助很大。我大概整理了四个大厚本子,每复习一章,就做风中劲草和肖秀荣的1000题,再整理错题。有人可能觉得很费劲,但是我觉得很有用哈,选择题知识点记得特别清楚,对排除多选题的干扰项非常有用。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学习重在实践,我主要用的是张宇的《高等数学十八讲》以及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来提升技能。此外,我还做了《660题》、《真题大全解》以及其他一些模拟的八套卷和四套卷(具体名字有些模糊)。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心得与教训。数学的核心是领悟,对于线性代数这门课程,尽管分为六个部分,但实质上它们相互关联,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在学习时,整合和比较是非常关键的步骤。遇到数学中的难点,起初我倾向于暂时搁置,但后来发现这样问题堆积如山,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及时向老师求解。
考研英语方面:
从3月至5月末,我专攻英语词汇,每日投入3.5小时,疲劳时通过解决复杂长句稍作休息。进入6月后,我把重心转向研究历年真题阅读,因为词汇是根基,而阅读至关重要,尤其是真题阅读更是关键所在,其他海量阅读只能算是过眼云烟,必须牢记!它们有助于提升词汇量和解析句子的能力,但别过于纠结于做题技巧。每日一小时精读真题,耗时约四小时,其中二十分钟用于答题,十分钟查找生词和短语,一个半小时用来背诵全文,一个小时进行默写,并花一个小时剖析文章架构及命题者的思维模式。这个流程我在考前重复了三次,记得在模拟测试时,我的阅读理解只错了三个。我认为自己英语成绩不错的原因在于将所有八十篇真题阅读都背得滚瓜烂熟,直至考试前一天,我都未曾松懈,持续复习,这对阅读、翻译乃至写作都有显著提升。只要你能坚持不懈,相信你也能够做到。自10月起,我开始每日练习英语作文和翻译,同样反复至考试日。到了12月,我会清晨出门背诵过去二十年的真题范文,大作文一分钟一篇,小作文只需半分钟,务必熟练无比,考试时便能挥洒自如,灵感源源不断。确实,今年的英语考试并不算太难。11月我开始接触新题型和完形填空,新题型不容忽视,得多做一些模拟题来锻炼,至于完形填空,我只求达到六分,超越这个分数就是你的胜利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大学物理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量子力学等多个领域,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重要性。对力学,理解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至关重要,特别是在解决天体运动问题时。热学则涉及能量传递和物质状态的变化,这在理解和解析星体演化中起着关键作用。电磁学,特别是电场和磁场的理解,对研究恒星大气和星际介质有直接帮助。光学部分则关乎如何观测和分析遥远星系。量子力学,虽然在天体物理中可能相对间接,但它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解微观世界的规则有助于理解恒星内部的核反应。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的掌握需凭阅读教材和做习题来实现。《费恩曼物理学讲义》是一个很好的参考资料,它以直观的方式解释了复杂的物理概念。不断做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格拉肖物理学复习题集》提供了大量练习题目。
动手实验和模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物理模型的构建和仿真,帮助更好地理解物理过程。例如,使用Python进行数值计算,能直观地展示出物理规律。
再者,积极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也很重要。与同学们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讲解,深化理解和记忆。教师的指导也非常重要,他们能提供专业的视角和深入的见解。
保持对物理的热情和好奇心是最强大的驱动力。宇宙之大,无奇不有,每一颗星星,每一个物理现象都等待去探寻。带着这样的热情,你会发现学习大学物理的过程,不仅仅是准备考试,更是一种探索未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