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文教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外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国际中文教育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文教育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参考书是肖秀荣那本1000题和风中劲草三套,肖秀荣的书说是‘1000题’,其实怎么也得有3000,所以也就是说这3000题加上风中劲草那整整一册书我全都做了一遍,合起来怎么也得做了4、5000道政治选择题。当然我当时在学时并不是追求数量,只是希望自己多见识一些题,而且这些题我做完一遍后的错题以及当时蒙对的题我都用笔做下标记,然后第二遍再做时专门做那些错题,第二遍又做错的再重点标记做第三遍,第三遍后第四遍……是的,政治的这两册题我做了近四遍,甚至马原那章因为难我做了更多遍…...所以政治的复习真的是问心无愧了,在当时的复习过程中也感觉良好,至于怎么就考了那么低的分数,真的只有声叹息了。政治要想拿高分选择题一定要抓住,选择题是考好的关键,尤其是多选题。所以,多练习还是有必要的,多看看答案分析,多想想出题人的思路。总的来说,政治复习应当要多练、多看、多想、多比较、多总结,知识面广对做对选择题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平时复习中要多关注热点问题,也可多看看考研名师的微博吸取一些在做题中接触不到的热点。
考研英语方面:
四六级成绩好并不一定代表考研英语成绩好。所以那些一直声称自己英语不怎么好的同学不要害怕,还是说下我是怎么复习英语的吧,大概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是在背单词看文章,红宝书的单词大概背了两遍,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看里面的文章,张剑的黄皮书里面的文章挺不错的,可是出题思路和考研英语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所以那些题目做不做无所谓,做了对错几个也不要太在意。就这样每天大概复习三四个小时到了六月中旬开始做真题,用的是考研1号,觉得还挺不错的,每天一篇真题,第二天早上背文章和词组,把05到14年的真题文章大概都背诵了一遍。我觉得英语我最大的失误就是在最后几天没有留几套真题来练手,以至于后来没有新题可以做,这样真题大概做了3遍左右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汉语基础”,这门课程涵盖了词汇、语法、修辞等各个方面,是对汉语知识深度和广度的全面考察。我认为,理解和掌握汉语的本质特性是关键。例如,要深入理解词义的变化、成语的来源和用法、句式的灵活运用等。我建议大家多读经典古籍,凭实际的语言环境去感受汉语的魅力。定期做题并进行错题分析,帮助你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加强训练。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则更偏重于教学理论和实践。这包括对外汉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二语习得理论等内容。这部分需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困难。我推荐阅读《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对外汉语教学法》等相关书籍,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尝试设计和实施模拟教学,这不仅提升教学技能,也能帮助你在实践中理解理论。
在复习这两门科目时,我坚持“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原则。尤其是对理论性较强的部分,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比单纯的记忆更重要。我也重视笔记的作用,整理出自有的知识框架,这样提高复习效率,也方便后期的查漏补缺。
我还利用网络资源,如MOOCs、学术论文数据库等,拓宽知识视野。参加一些线上的学习小组或论坛,和其他考生交流,也是我获取新知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我想强调的是,无论是汉语基础还是汉语国际教育基础,都需持续的热爱和投入。只有真正热爱汉语,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乐趣,也只有深入了解和研究,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好地传播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