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国海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中国海洋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常常感到记忆力不足,因此在开始解答任何一章的问题前,我习惯先浏览一遍相关章节的大纲解析(记忆力强的人可以尝试先回顾三至四章的内容,随后再做这部分的习题)。无论单项选择还是多项选择,我都一一完成。对于错误的题目,我会标出其编号,并使用红笔在大纲解析中勾画出相关的知识点。不必急于求成,一口气做太多反而成效不大。初次完成后,你会发现在大纲解析上,红色标记与蓝色笔记的重叠部分很多,只有少数题目设计得颇为独特,从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摘取了些许无关紧要的信息作为考点。这样一来,你就能明确哪些内容是关键了。做完后,你需要评估自己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果同一个知识点经常出错,那么应立即回查大纲解析,深入理解并强化记忆。
考研数学方面:
完成课本学习后,我会重温笔记,默默地描绘出每章节的知识架构,确保每个数学知识点都了然于胸。切记,扎实的数学基础至关重要。在初次复习数学时,我选择研读课本并解决课后习题。近年来,数学的难度有所上升,并非因为考试范围大幅拓宽,而是计算量增大,对数学思维的要求更上一层楼,比如增加了分类讨论等技巧。尽管许多课后练习的形式并不直接对应考试题目,但它们对理解并巩固基础概念极其有益。对于不定积分的部分,高等数学课本后面的习题涵盖了几乎所有常见的解题策略,初做可能会感到困难。然而,如果深入钻研这些习题,再次尝试时你会发现自己的进步显著。同时,对于原函数的记忆,不必局限于那些常见而简单的公式。相比之下,其他内容在高等数学中的占比较小,所以我使用了本科教材,具体的书籍推荐就不再赘述。我购买的《核心笔记》当时只有复印件,尽管出版年代较早,但其难度与当前考试相匹配,对关键考点的覆盖也相当不错,适合作为第二轮复习的资料。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复习,首先得打牢词汇基础,接着进入各专项的强化训练,最后是真题冲刺。一本好的单词书是必需品,但我发现单纯靠机械记忆并不高效。我倾向于通过理解词根词缀以及在语境中记忆单词,这种方法让我觉得学习效率颇高。很多人都推崇张剑的黄皮书,但我个人没使用过,并非它不好,只是因为它的解析太过详尽,我的时间有限,可能不会有耐心细看。相比之下,我更偏爱何凯文的真题解析,他的解题策略和技巧深得我心。
阅读和写作能力可以通过实践来提升。在强化阶段进行专项练习的同时,别忽略了词汇的记忆。通过阅读,既能增强词汇量,日常积累也同样关键。此外,利用真题来加深对单词实际运用的理解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考研专业课方面:
力学部分,重点在于牛顿三定律的理解和应用,以及能量守恒和动量守恒定律。理解力的作用和反作用,掌握质点、质点系的动力学问题解决方法是关键。振动和波动的知识也是常考点,如简谐振动、波的传播特性等。
热学部分,基本概念如温度、热量、内能等要清晰,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需熟练。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理解,特别是熵增原理,是热力学部分的重点。
再者,电磁学是普通物理中难度较大的一部分。电场、磁场的概念,库仑定律,高斯定理,安培环路定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都是核心内容。电磁场的变化规律,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理解和应用,对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光学部分,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以及光的量子性质,比如光电效应,都需深入理解。特别要注意的是,这部分理论与实验结合紧密,实验技能的训练不容忽视。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首先要扎实基础,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和定律。凭做题来提升解题能力,不断巩固知识点。多看一些经典的物理学教材和参考书,例如费曼的《物理学讲义》,提供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参加讨论小组或者找导师指导,帮助解决疑难问题,提高学习效率。实践操作也很重要,凭实验加深对物理现象的理解,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