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信科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接下去是练习环节,初次接触1000题时,不必畏惧错误的数量,我当初有些章节的错误率高达50%,真是让人备受打击……不过不用担心,我们要认真理解每道错题的答案解析,寻找教材中相应的原文(实际上,大部分都能在教学大纲中找到原文或相似表述)。做好标记,对那些易混淆的部分进行区分整理,并提取关键点。对于模棱两可的多选题,也要特别标注,以便后续复习。每天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迅速回顾一遍前一天的错题。等到第二次通读教材并做1000题时,你会惊喜地发现正确率已提升至95%!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未尝试过模拟试题或针对性训练,原因是我觉得这种方式可能不太可靠,况且我连真题都没时间全部完成。大约五月份,我从1997年的英语一开始做起,此前主要精力放在背单词和学习语法规则上。起初,我每天只做一篇文章,用的是黄皮书。做题时,我会标记所有不熟悉的词汇,即使是模糊记得的也会标注。完成之后,我会逐字逐句对照原文翻译,对于翻译错误的单词,我会抄写到笔记本上,同时记录下不懂的短语,因为这些短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可能会有很大差异。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两个半小时甚至更久。我一直做到了2012年的英语一题目。那时已经是九月份开学了。
英语二的部分,从2007年至2009年是针对MPACC的,从2010年起才算是真正的英语二。我沿用了之前的方法,但做完后我会观看教师的真题解析视频,因为他们会分享解题策略,之前的我没看是因为英语一和英语二的出题风格有所不同,他们还会分析干扰选项的设定。我持续做到2013年。这时,我会将每篇文章全文抄写在笔记本上,然后仔细翻译,并与参考译文对比。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自己忽略的一些问题。到了2014年底,我已经完成了8篇文章。通常,经过这一阶段,你的水平会有明显提高。于是,我又回头从2007年开始做,打算把2015年和2016年的题目留到最后阶段测试。起初一天只做一篇,后来由于已经做过一次,问题不再那么棘手,所以我一次做了两篇。同样的,你仍然会遇到不熟悉的单词,继续做好标记,完成后在原有笔记上突出关键词汇。回顾错误,思考为何出错,如果是因为翻译问题,就重新翻译问题部分;如果被干扰项误导,分析它是如何设局的,以及为何未能识别正确答案。这样一直做到2014年,那时应该是11月初了。
接下来,我做了2015年和2016年的题目,也是一边做一边翻译,确保不遗漏任何单词。看完视频后,我在第一天下午做一篇阅读,第二天处理翻译和写作,两者交替进行。等到这一切结束,差不多已是11月底。英语二的新题型相对简单且数量不多,我听了唐迟的讲解并完成了所有练习就没有再深入了,因为英语二的新题型真的很容易,目标是拿到满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一门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课程。你需掌握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以及阶级斗争等核心概念。我建议从阅读原著开始,如《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虽然深奥,但能帮助你直接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原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等教材也是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源,它们系统地整理了基础知识,便于复习和记忆。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和实践,包括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部分的内容更注重实际应用和历史背景,需你有较强的历史感知力和分析能力。《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等都是重要的参考资料,关注时事新闻,理解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将有助于你理解和答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为关键。尝试将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思考其解决社会问题的实际效能,这样既能提高兴趣,也能加深理解。定期做题和模拟考试也很重要,它帮助你熟悉考试形式,提升答题速度和准确性。参加学术讨论或者找个学习小组,凭交流碰撞出新的见解,也有助于找出自有的知识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