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土地科学技术学院土地资源管理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资源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购买大纲后,我在九月初便开始了阅读。起初,只是单纯看书,发现记忆效果并不理想,于是转为边读边做笔记,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每看完一部分内容,我会做一份概括,这确实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接着,每学完一章,我会配合着做相应的1000题练习。一开始,我对马原感到相当困扰,内容繁多且难以理解。不过,当我尝试将知识点整理到纸上时,理解就变得清晰多了。通常,我会在八开纸上绘制出章节框架并摘录关键信息,虽然看似耗时,但我坚持每天晚上八点至十一点专心于政治学习。对于马原和毛概这样的难点,我允许自己一天吸收一章,而近代史和思修则相对简单,有时一天能完成三到四章。到了十一月,市面上会出现一些冲刺阶段的重点考点背诵手册,无论是购买还是下载电子版,我认为这些都很有用。由于只包含精华部分,背诵起来更为轻松,同时,它们也能帮助我回顾红宝书的内容。如果有些地方记不清楚,我可以随时翻阅红宝书来巩固。
考研数学方面:
我数学很好,正是觉得自己数学好,而且又是工科的,往年数学三考得又不难,所以就没太把数学放在心上。我连复习全书都没买,就买了本真题。书都是用的本科的课本,知识点都一样,然后,我把课本上的知识点过了两遍,感觉都掌握住了,就开始做真题。做真题也没太在意,有些由于失误做错了,觉得没什么,到正式考试认真些就没问题了,真是作死。谁知道,今年题目比往年难一些,时间不太够用,计算量又大,没时间检查,勉勉强强做完了,就匆匆忙忙交卷了。当时还感觉能考130差不多。后来对答案,发现好多错的,不仅我错了好多,网上答案也错了好多。网上答案有错的能看出来,然后,我想想我自己的答案,发现我的也错了。我初试要是再多错一个选择题,我就跪了,进不了复试何谈逆袭,我真是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了,我还是放弃了保研的,结果连考研都考不上……后来准备复试的时候我也特后悔,总觉得当初数学上多用点心,再多考十几分我复试就比较有利了。
考研英语方面:
请注意,考研的时间是宝贵的,无法面面俱到,因此不必过于担忧前期未能完全掌握所有词汇。实际上,在持续的阅读练习中,你将逐渐积累更多词汇。初期,建议每天完成1至2篇真题阅读。首先设定时间限制,每篇文章用时20至30分钟。结束后,不要立即查看答案,而是复查并尝试第二次解答,找出初次可能出错或未完成的部分。接着,核对答案,深思错误原因,如果理解困难,可以借助解析辅助。最后,仔细通读全文,确保理解和掌握每一个单词及复杂句子。这样的流程大约耗时近两个小时,起初可能会感到艰难,但进步速度也将显著提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土地资源的基础概念是至关重要的。需深入理解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包括其地理位置、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地形地貌以及土地利用现状等。这些基础知识将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掌握土地评价与估价的方法是关键。这包括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成本逼近法等多种评估方法,需凭大量的案例分析来熟练运用。对土地政策法规的理解也是必不可少的,因它们直接影响着土地的价值判断和使用决策。
再者,土地规划与管理是需重点关注的内容。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资源配置,优化土地利用结构,防止土地滥用和浪费,这就需掌握土地规划的基本原则和程序,了解土地使用权制度,熟悉土地整治与复垦等相关知识。
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也不可忽视。凭参与实地调研,了解土地的实际状况,锻炼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GIS等地理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帮助更准确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方式。一方面,要精读教材,理解并知识点;另一方面,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凭与同学的交流深化理解。多做练习题和模拟试题,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帮助巩固记忆,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保持对新政策和研究动态的关注,这不仅拓宽视野,也能使学习更具时效性。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共同探讨,共享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