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建筑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矿大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建筑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高中专攻理科,因此学习政治对我来说如同经历一次次折磨。然而,去年三月左右,我开始浏览论坛并购买了去年的大纲,将其当作休闲阅读,这对我有所帮助。正式备考起步较晚,直到暑假后我才真正投入。我购置了一系列书籍,但实际上并未深入研读。首先,我完成了命题人的试题分册,进行了两次练习和一次修订,接着根据重点梳理大纲,逐个单元攻克。之后,我尝试记忆“小草”资料,实际上只是每天早晨朗读一遍。最后阶段,我主要关注时事,特别是肖秀荣的小册子,原本打算依靠肖四和肖八在考前临时抱佛脚,但不幸的是,我在考前生病了一周,影响了复习计划。所以对于政治基础较弱的同学,建议尽早开始,并且要下决心去背诵。
考研英语方面:
从17年的一月份起,我开始了词汇的记忆工作,到了三月,我开始跟着朱伟的《恋恋有词》学习。到了七月份,我已经大致完成了第一轮的学习,同时我也辅以红宝书的单词来记忆,这两项任务并行进行。在那些没有课程的午后,我会专心致志地攻克1997年至2007年的真题,每天坚持一篇阅读理解。由于基础薄弱,初读时我并未期待能完全理解文章内容,而是把遇到的生词圈出来,待完成后再查阅并核对答案。次日,我会回顾前一天的单词,继续推进新的阅读。这个过程相当缓慢,但单纯的单词记忆确实单调乏味。第一轮结束后,我重新开始第二轮,这次我专注于解析句子结构,找出犯错的原因。这时,每天做两到三篇阅读,难度逐渐增大,我几乎把整个下午都献给了英语学习,那是一段极其艰难且煎熬的日子。由于时间紧迫,我紧接着开始了2005年后试题的练习,依然遵循先前的方法:第一遍标记生词,同时也复习1997至2005年的题目第三遍。第二遍我开始仔细分析,第三遍再深入剖析,第四遍则集中精力于错误部分,反问自己为何出错。我特意保留了一些历年真题作为后期冲刺阶段的模拟训练材料,这些我重复做了两遍。
考研专业课方面:
建筑学基础,这门课程涵盖了建筑历史、建筑构造、建筑结构等多个方面。历史部分,需理解各个时期建筑风格的演变,掌握主要建筑流派的特点和代表作。这部分的学习,我建议凭阅读原版书籍和观看相关纪录片来增加直观感受。构造部分,要理解建筑材料的性质和应用,这需在实验室中亲手操作,体验材料的特性。结构部分则需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理解力的传递和建筑物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学习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会更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建筑设计,这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目,它要求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设计方案。设计思维的培养是关键,要学会从使用者的需求出发,考虑空间的功能布局、流线组织、环境融合等要素。我通常会在图书馆找寻各种建筑设计案例,从中汲取灵感,并尝试用草图或模型来表达自有的设计理念。使用CAD、SketchUp等软件进行辅助设计也是必不可少的技能,需平时多加练习。
在备考过程中,我还发现参加模拟设计竞赛或者团队合作项目对提升建筑设计能力非常有帮助。这样的实践能够锻炼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也能在压力下提高设计效率。定期向老师教,获取他们的反馈和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