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计算机技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石大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技术硕士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计算机技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这是我四门课里面花时间最少的一门课,我9月份大纲解析出来的时候就开始看了,不过感觉政治这东西太乏味,坚持不了,所以直到11月份,我大纲解析一半都没看过,而且前面看过那一半也是一眼扫过去,划过去的,看过就忘,什么都想不起来了,练习 我买了本肖秀荣的《1000题》,不过连1/5都没做完。。。所以说真正开始看应该快12月份了。至于主观题,我弄了本28题,就读了几遍,也没怎么背,基本就是靠临场发挥的,题目抄一句,写一句自己的话,一遍抄完如果还没抄满,换个观点从头再来一遍,直到把整张试卷写满为止。
考研数学方面:
我深信数学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因为它始终遵循基本原理,不论题目如何变化多端。因此,在正式进入全面复习之前,我仔细研读了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教材,完成了几乎所有的课后习题,并且我还攻克了一本大一购买的高等数学辅导书中的所有题目。同时,我记录了关键概念,特别是那些巧妙的积分和微分计算实例。我还对诸如三角函数积分等特定主题进行了归纳整理。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九月下旬,那时我对全书的题目已经有大约80%的把握。
到了十月底,我开始接触历年真题。我认为真题最具权威性,于是购买了数一、数二、数三的所有真题集。我每天早上设定两个半小时来专心做题,严格控制时间并在结束后给自己评分,分析错误的原因,同时将模糊的知识点记录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上,这样一来,我的整个上午几乎都专注于数学。我这样重复练习了两遍,后来由于时间紧迫,便改为每三个小时完成两份试卷。
起初,我在做真题时得分不高,且经常超时,但随着不断巩固和自我发现不足,我的效率逐渐提高。真题完成后,我开始做模拟试题,直到考前三天才停止。在这最后的三天里,我重新梳理了我的笔记。由于数学考试总是在上午举行,所以我始终坚持在上午进行数学学习。
考研英语方面:
下面我简单说一下一个英语如此差的学生怎样进行考研复习,并取得满意成绩的。9月份之前,我那时和别人一样拿着俞敏洪的《考研英语词汇》使劲背单词,第一遍背这本词汇书时,老实说我认识的词汇不到三分之一,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终于结束了第一遍,特高兴,满怀期望的准备看第二遍,结果发现第一遍看时认识的单词还是认识,不认识的还是不认识,可以说之前两个月努力一点用没,当时特绝望,考研我最担心的也就是怕英语单科过不了线。我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到考研结束都背不完那本词汇书,于是就分析自己的英语缺陷,发现自己最缺乏的就是词汇量,我想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达到效果最大化,最好的途径就是背历年考研英语阅读真题中不认识的词汇。于是我就去书店找了《历年真题阅读理解精读笔记》,这本书后面列出了每篇阅读理解的大纲单词和超纲单词,觉得特适合我,因为我基础太差,一般每天就两篇。第一遍看文章,做题,正常情况五个选项全错,运气好能对一两个,然后不看解释直接背后边所列单词,再看文章做题,一般就能全对,所以我个人觉得考研英语重在词汇,尤其是历年真题常出现的词汇,只要单词熟悉了,做题自然问题不大。就这样,9-10月份我就做真题阅读,然后使劲背后边的单词,按照英语(一)的方式复习着,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12月份我就用了蒋军虎的《精读80篇》,主要就是做阅读模拟题,同时准备写作。考研英语中除了阅读,比重最大的就是写作了,而且这部分也是比较容易拉分的,应该重视。我英语基础差,让我短期内学会用高级词汇高级句型肯定不可能,我的方法就是找了一些比较好的历年真题的范文,把其中好的句子背下来,写作的时候尽量往上套,比如说把其中的名词或动词替换掉,在保证语法不错的情况下多用些高级词汇,及格分肯定没问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它涉及到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各种结构的理解和应用。我在学习时,特别注重动手实践,凭编写代码实现各种数据结构的操作,这我对它们的工作原理有了更直观的理解。我也强调对算法的学习,如排序和搜索算法,这些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工具。
计算机网络则需理解TCP/IP五层模型,熟悉HTTP、FTP等协议,以及网络通信的基本原理。我会凭阅读RFC文档来深入了解协议细节,并使用Wireshark等工具进行网络封包分析,以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操作系统部分,我主要关注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内容。理解操作系统如何调度进程,如何分配内存,以及如何管理文件,对提升编程效率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我会凭模拟实验和阅读源码来加深理解。
至于数据库,SQL语言的熟练运用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关系型数据库的设计理论,如ER模型、范式理论,以及索引、事务等高级概念。我经常进行数据库设计练习,以提高设计高效、稳定的数据库系统的能力。
每个科目都有其独特的学习方法,但我认为,无论哪个科目,理解和实践都是并行不悖的。理论知识是基础,但只有凭实际操作,真正内化为自有的技能。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很重要,这有助于巩固记忆,及时发现和弥补知识盲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深深感受到团队合作的力量,凭讨论和互相解答疑惑,能更快地进步。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研友,共享资源,共同探讨,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