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复习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科目的学习相对轻松,无需投入过多的时间。提前备考并非必要,待到9月大纲解析发布后再着手复习即可。初期阶段应重点攻克选择题部分,而大题的记忆工作可安排在12月进行。不过,切勿轻视,今年的选择题难度有所提升,甚至有个别考生因政治成绩未达标,尽管总分过了线,也没能进入复试环节,真是令人惋惜。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准备的战线比较长,从4月到7月在断断续续地在看教材重温知识点,对,就是这样的拖延症这期间用的书有高数、线代和概率教材,复习全书,高数18讲,线代部分用的是李永乐的线代辅导讲义,没有再做全书上的部分。看一章教材对应做全书、18讲和讲义,刚做第一遍的时候遇到不少不会的,标记出来。主要本科学习马马虎虎,很多地方不是真的懂,需要重新学习,所以是边上课边做笔记边做题的。到7月份回家住,白天会和同学去图书馆,但是节奏不是很紧凑。做了一点点线代和概率部分的660题,需要技巧和计算速度,有必要做一做。9月开始二刷全书和18讲,第一遍不会的大概还是有一半不会…自己想不通的问问同学,把基本的问题解决。这一部分在9、10月份一直在做。十一后开始做真题,买的是张宇的数三真题大全解,早些年的简单,一会就能做过来。真题重要,但是不能把目光和精力只局限于真题,毕竟出题有变难的趋势,我也属于吃亏在这一点上了。后期有必要掐时间做做成套的模拟题,会比真题难,但是这样才能提升不是嘛。做了几套16年的合工大超越模拟题。周围有很多在做张宇的四套卷和八套卷,但是我拿过同学的一套来做发现前两个选择都不太会就放弃了。这样真的不好,无形中就比别人少练很多。真题大概做到11月初,模拟题可以放到晚一点来做,方便考前练手感。11月给数学的时间少了,因为专业课这个时候有很多东西,我专业课开始的晚所以也是影响了整体的安排。数三考试时候写到第二道大题莫名其妙的卡壳了,心慌了好几分钟,因为它其实很简单,好在后来脑回路正常了。所以总结下来,自己的心理状态不好,最重要的是基础掌握不到位才导致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数学学好真的很重要,因为大家的英语和政治总分没有太大差距,专业课给分摸不准,所以数学得高分会很有优势。
考研英语方面:
众所周知,英语阅读是解题的关键,而我当时因为紧张导致阅读难以集中注意力。尽管如此,我的语感尚存,可能会在完形填空中犯一些错误,但由于其分值较低,总体得分还算理想。对于英语复习,我的策略是背诵词汇、练习真题以及撰写作文。初期阶段,我会坚持不懈地记忆单词,每天在图书馆借阅的单词书中学习几页,并利用扇贝单词APP的空余时间进行巩固。词汇的记忆需要不断重复,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大约从六月起,可以开始接触真题,通过反复练习来发现问题并进行总结。我选择了张剑的英语黄皮书,其中的阅读理解80篇和150篇也购买了,尽管最终未能全部完成,但保持做题的感觉直至考试是非常必要的。最后两个月,我开始专注于作文,将其分解为9个部分,逐一按照模板填充,最终组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考研专业课方面:
谈谈数据结构。这门课主要涉及如何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大量数据。理解并掌握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各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操作和特性是关键。例如,链表和数组的区别,二叉树的遍历方式,图的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等。算法设计与分析也是重点,如排序算法(冒泡、选、插入、快速、归并等)、查找算法(顺序、二分、哈希)以及最短路径、最小生成树等问题的解决策略。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是非常有效的,凭编程实现这些算法,帮助你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
接下来是C语言。它是一种强大的、低级的编程语言,对理解计算机底层工作原理非常有帮助。C语言的学习主要包括基本语法、控制结构(如if-else、switch-case、for、while等)、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特别要注意的是指针,它是C语言的灵魂,理解和熟练运用指针你编写出高效且灵活的代码。要注重练习,凭编写小程序来熟悉语法和逻辑,遇到问题时,查阅资料或与同学讨论,能加深理解和记忆。
在复习阶段,我建议先系统地梳理知识点,做历年真题,这不仅检验学习效果,还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模拟实战环境进行编程训练,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对难题,不必过于焦虑,多思考、多尝试,往往能在困境中找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