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木水利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地质探测与评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土木水利硕士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土木水利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实际上,我开始复习政治相对较晚,大约是从9月18日大纲发布时才开始,那时我一边阅读精讲精练,一边做1000题。1000题质量不错,只是题目有些过时。我每天都会挤出一些时间来学习政治。直到10月中旬,我才勉强看完精讲精练的一大部分。由于时间紧迫,我不得不迅速完成剩余部分的学习。接下来,我转向了模拟试题的选择题,包括肖秀荣老师的8套和4套试卷,以及近5年的真题(我发现真题非常有价值)。做完这些题目后,我重新审视了一遍1000题中的错误,并且也回顾了模拟题的错误。在做题过程中,我会在书上标记我不熟悉或做错的部分,以便第二次通读精讲精练时构建知识体系。这个阶段后,我对选择题的复习已相当充分。接着,我深入剖析了过去五年真题的分析题,并对比了模拟题的分析题,发现其中的规律相当明显,能大致判断出哪些章节可能会出现分析题。我还背诵了肖秀荣的核心冲刺考点,并专攻4套卷的分析题。考试前夕,我还收集了一些额外的参考资料。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复习上,我主要钻研由李永乐老师编著的《复习全书》。由于高等数学在考研数学中的比重最大且相对复杂,所以我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其中。从三月到六月,我专注于打牢基础。对于教材选择,我认为关键是适应个人需求,张宇的36讲涵盖全面,难度适宜,尽管可能有些挑战性。至于660题和1000题,二者选一即可,目的都是弥补不足,维持解题状态。真题的处理依个人时间而定,无论多或少年份,都能增强信心,但切勿轻敌,因为有些看似简单的题目可能源于全书的练习。至于模拟题,若心理承受力较弱,我建议避免张宇的,他的题目稍难,可能影响自信,不过题型设计是很好的。其次,整理数学笔记是必要的,因为知识点繁多且分散,各种题型也有规律可循。你不可能频繁翻阅笔记和全书,毕竟任何老师或书籍都会有你不熟悉的部分。因此,边看书边做题时适当标注,或者记录在纸条上,注明页码。等书看过一两遍后,按类型汇总,这个笔记本在考前复习就绰绰有余了。这是我个人的学习经验,我在二战期间的室友采用了这种方法,成绩明显提升。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务必重视粗心大意的问题,确保准确性至关重要。即使我平时也较为粗心,但通过刻意训练,考试时基本没有错误,做的题几乎都正确。数学复习大致如此,如果还有其他疑问,我会后续补充。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在大三下学期期末开始,红宝书每天看两个单元,暑假做了点150篇,其实我暑假基本上没怎么复习。正式开始还是在大四上学期,这个时候主要学习了语法、长难句还有阅读的解题技巧。单词我看了三四遍,每天早上花半个小时,过上两个单元。这是我自己的学习方法,我记忆单词不喜欢一个单词写写写背背背几十遍,我选择每天看几个单元,每天看,反复看,不强求自己今天一定要记住,但是往往反复过上三四遍自己就记住了。在最后一个月,我就没有再看了,单词是阅读的基础。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是学习土力学的关键。这包括土的物理性质如密度、孔隙比、含水量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土的行为。掌握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尤其是剪切强度理论,如库仑定律和莫尔-库仑破坏准则,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掌握土体稳定分析是土力学的核心内容。需理解滑动面的概念,学会使用 Bishop 法、Janbu 法或 Morgenstern-Price 法进行边坡稳定性分析,能熟练运用有限元软件进行计算。对土压力的理解,如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的计算,也是必须精通的部分。
再者,地下水的影响不容忽视。水的存在会改变土的力学性质,影响其稳定性。学习并理解渗透理论,如达西定律,以及了解饱和-非饱和土的特性,对理解和处理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实验是理解和应用土力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凭进行直剪试验、三轴试验等,直观地观察和理解土的剪切行为,从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
案例分析是深化理解和提高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凭研究历史上的工程事故,比如土体滑坡、地下室开挖过程中的土压力问题等,从中汲取经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