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自然地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矿大环境与测绘学院自然地理学考研备考诀窍与经验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自然地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根据我的经历,我的建议是政治七月份开始,我认为政治始终保持两个小时的学习长度为宜,后期可适当增加到三小时,大家根据自己效率调整。7月到8月,开始看马哲部分,每天早上看一章!我当时用的是徐之明的超级红宝书,先看书再听老师讲课效果会好很多,不至于老师上课讲的东西自己一点都听不懂。9月到11月冲刺,接着之前的部分,顺次毛概、史纲、思修、当代;每天三个小时以内,再配之以肖秀荣1000题以及风中劲草的冲刺背诵版。而且辅导书不易过多,因为内容本来就那么些,各个书上的差不多,而个人认为超级红宝书是最全面的一本书。然后是各种模拟题。12月到考前最后冲刺,下苦功夫背吧!多给政治点时间!风中劲草、肖四、任四啥的。
考研数学方面:
在大学的两个学年里,我依赖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应付了数学期末考试。决定考研后,我决心从头开始,购买新教材重新学习。自大三上学期起,我就投身于数学的学习,坦白说,我在一个学期里只学完了高数上册的前两章。数学对我而言,向来是一门极其棘手的科目,入门对我来说颇具挑战。有时,我需要花费将近一个晚上的时间去理解一页内容,而且几乎每页都会有我不明白的问题。课后习题对我来说更是难题,大约有80%我都无法解答。于是,我尝试改变策略,看完一章教科书后,不再做课后题,而是直接转去看对应的复习全书。然而,这个方法并未奏效,我发现每一页有一半的内容我都无法理解,整个寒假我才艰难地消化了第一章节。
我学习数学的速度很慢,尽管整天埋首其中,但由于理解难度大,进度缓慢。由于基础知识近乎空白,我调整了学习策略,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重新复习。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逐步理解了考研数学,完成了大量真题训练,才使得我的成绩从最初的30分提升到了现在的130分,足足提高了100多分。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写作部分,它占据了30分,并且分为大作文和小作文。我想谈谈的是使用写作模版的问题。我个人相信,对于那些发现自己创作的文章远不及模版效果的同学来说,背诵模版是相当有益的。然而,如果你具备出口成章、行文如神的能力,那么模版就显得多余了。据我观察,大多数同学还是需要借助模版的,可以先通过记忆模版来积累精良的词汇、句型和表达方式,然后多加练习,最好是能够发展出自己的独特写作风格,适当地修改模版,例如更换词汇或融合多个句子。这样一来,即使你的作文无法脱颖而出,至少也不会成为得分的短板。总的来说,过度依赖模版并不明智,应尽量将其作为工具而非依赖,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然地理学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需深入理解地质构造、气候系统、水文循环、土壤形成、生物地理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对这些内容,课本是最主要的资料,但也要阅读相关研究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实验和实地考察是自然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会有机会参与各种实地调查,如地貌观察、水质分析、土壤采样等,这些实践经验能帮助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一定要抓住每次实验和实地考察的机会,积极动手,多思考,多提问。
再者,数据分析和GIS(地理信息系统)技能是现代自然地理学者必备的工具。要熟练掌握统计分析软件如SPSS,以及GIS软件如ArcGIS的操作,它们帮助处理和解读大量的地理数据。平时找些实例自我练习,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凭阅读文献,了解到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问题。撰写论文则能锻炼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我建议定期进行文献阅读,并尝试写一些读书笔记或小型研究报告,这会对以后的科研工作大有裨益。
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敬畏之心,是推动不断探索的动力。自然地理学是一门深奥且有趣的学科,每一次的理解深化都会带来新的惊喜。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会定期参加学术讨论,与同学们交流思想,这对拓宽视野和激发创新思维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