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固体地球物理学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复习开始的晚所以我在这一门上花的时间就很少,考试的时候答题不熟很容易写不完,我有一道10分大题只写上了两句话,所以分数可想而知。政治我就是做了1000题,背了肖四(肖八做做选择就行),一定要相信肖大神,大题都会押中的。然后就是肖秀荣知识点提要和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我觉得比风中劲草蒋中挺那些好很多,很清楚,冲刺背诵笔记就是针对选择题。最后一句忠告:不到考试开始,不停止背;不到考试结束,不停止写。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数学的学习,每个人的体验各异,我本人就对数学颇有兴趣,但我的主要短板在于粗心大意,常常在计算上出错,这在真实的考试环境中无疑是个劣势。因此,尽管我对每道题目都能形成一定解题思路,却总因小错误而丢分。所以,在确保基础知识稳固的基础上,提升计算准确性至关重要。我购买并完成了大量的数学辅导书籍,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地购入新的参考书,我个人非常支持通过海量刷题来提升数学水平。然而,刷题之余,总结反思同样不可忽视。总结来说,数学的学习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二是充足的实践训练。积累基础知识需要持之以恒,最终会形成每天定时定量渴望解题的习惯;至于训练,仅仅理解如何解题并不足够,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亲自动手,如此一来,考试中的失误才会减少。我还购买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的《数学解题方法大全》,这本书极大地开阔了我的视野,但题量极大,如果你对自己的解题速度缺乏信心,建议慎重考虑。即使我认为自己的速度还算快,也只完成了三次。毕竟,题目的数量实在太过庞大。
考研英语方面:
大部分机构出的真题书都是按照94-04/05-15这样划分,总共是22套题。前11年拿来熟悉感觉,树立自信。我是在某一天突然开始正确率暴涨,越写越顺手,文章虽然还是不太懂,但是根据技巧也能选对。至于单词,我的方法是这样的,做真题的过程中就将生词划下来,做完开始查,把词性啊释义啊常用搭配啊直接标注在卷子上,然后我准备了一个本子,专门用来抄真题里的这些生词,说白了就是腾一遍,但这遍不仅有单词,还有答案解析里给出的句型啊,语法常识啊之类。这是一项繁琐且耗费大量时间的工作,但是坚持下来很有成效。初期我一天用来做题加对改,一天用来总结,每天起码要花3个小时,后面加快速度就在一天内完成了。每天做真题前先回顾之前本上的知识点,这样日复一日,终会柳暗花明。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球物理学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涵盖了力学、电磁学、声学、热学等多个物理领域的知识,并将这些理论应用于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动力过程。扎实的物理学基础是首要的。我建议先从大学本科的基础物理课程开始复习,尤其是力学和电磁学部分,因这是理解地磁、地震波传播等现象的关键。
对地球物理学的专业知识,我主要集中在地震学、重力与磁场、电与电磁场、岩石物理四个方向。地震学是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主要途径,需深入理解地震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原理;重力与磁场则帮助探测地球的形状、密度分布和地质构造;电与电磁场的应用则主要在于地壳导电性和矿产资源的探测;岩石物理则是连接地质学和物理学的桥梁,对理解地壳物质性质至关重要。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我经常凭做习题和模拟实验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比如模拟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或者计算地磁场的变化。阅读科研论文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它们能帮助你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提升科研素养。
我强烈推荐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如SeisComP3(地震数据处理)、GMT(地理信息系统)等,这不仅直观地展示物理现象,也有助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定期参加讨论小组或找导师指导,及时解答疑惑,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