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京财科院财科院财政学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财政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资料:讲义,命题人1000题,考前四套卷,7月份跟着班开始熟悉知识点,但最有效果的还是从9月份开始对知识点进行熟悉理解背诵,这大概持续到10.15号。同时也不要忘了选择题,9-10月份主要做单选题,11月份做多选题,至少来两遍。到了11.15号,我又开始背诵冲刺班讲义,这里不仅包括选择题,也要开始准备分析题了,到了考前两周又背了背点题班讲义,在12月份,在做四套卷时,可以拿着分析题练练手,不一定把答案一字不漏的写下了,列出提纲,表明知识点即可。就这样,我就上了考场。
考研数学方面:
这一门我是分三轮复习的,第一轮是课本,当时边看课本边做课本习题,我第一轮是从五月份劳动节上来开始正式准备考研的,到七月份中旬课本加上习题一轮结束了。在暑期开始准备复习全书,因为第一遍看课本看得仔细,又有老师的讲解,看起全书不是很吃力,记得做第二章全书习题时,就没有错几个。全书我是一章一章扎扎实实准备的,每一个题目都要自己算,会做不行还要能做对,当时进度不快,计划是45天在九月份之前一遍过完,后来推迟了一周。在这里,我提醒大家,全书的难度略高于真题,但是真的出的很好,要想数学考出一个好成绩,全书至少得看两遍。九月份全书一遍完了之后,开始第二遍,一直到十月份中旬,这期间顺带做完了660题,660题出的题目注重概念,易错,难度不小,做完了并消化了它有利于后期冲刺。从十月份中旬之后20天,每两天一套真题,在十一月份上旬就把真题基本做完了,此后划了一周时间总结消化错题。从十一月份下旬开始回归全书做真题,建立框架了,之后就是最后模拟两套真题考试了。上面说的时间轴我建议大家理一理,参照自己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我第一轮第二轮每天大概一上午数学,后期三个小时,到了十一月份下旬,差不多就只有两个小时一点,主要是被政治占用了不少时间。总结一下,课本一遍,全书三遍,真题两遍,模拟题一遍,每一遍之后都要拿出时间来消化分析弱点。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暑假8月份开始练作文,前前后后认真写了30篇左右,个人认为练的不错,但是考场上发挥的一团糟。根本原因是草稿的问题,平时练的时候不注意打草稿的时间,到了考场上发现时间浪费了太多,所以变得有点慌乱。建议大家平时练作文也一定限时,不要随意用时间,这是个坏毛病。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理解个体行为和市场机制的基础。你需熟练掌握供求理论,了解价格是如何凭市场机制来调节资源分配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如效用最大化和预算约束,也是重要的一环。不要忽视厂商理论,包括成本曲线、利润最大化和市场竞争模式。这部分的学习,关键在于理解和应用模型,凭案例分析加深理解。
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活动。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指标的理解和计算是基础。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和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也是重点。这部分内容较为抽象,建议结合实际经济现象进行学习,比如理解政府如何凭调整税收和公共支出影响经济。
财政经济学是专业的核心,它将微观和宏观理论应用于财政政策设计。税收理论、公共支出效益分析、政府债务和赤字管理等内容需深入理解。尤其要理解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机制,如乘数效应、拉弗曲线等。公共选理论也非常重要,它揭示了政府行为背后的个体动机。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荐以下几点:一是精读教材,把握基本理论和公式;二是做大量练习题,提高解题能力;三是定期复习,巩固知识;四是关注时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五是参与讨论,凭交流深化理解。尤其对复杂的问题,尝试自己构建模型解释,能帮助你更好地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