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环境工程考研复习诀窍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环境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信赖肖秀荣的政治辅导资料,你的备考之路将无比顺畅!从九月起,你可着手研读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并搭配《1000题》。建议从较为简单的史纲入手,逐步深入到马原、毛中特和思修。初学者切勿急于求成,务必逐字逐句地仔细阅读,尽量消除对政治学习的抗拒感。每读完一个章节,紧接着做对应的《1000题》,答题时不翻书,做完后再回书中复习。做题过程中,可以在其他纸上记录,标出错题,因为这个习题集至少需重复练习2至3遍,这可能需要1到1个半月的时间。十月中旬起,你可以开始接触历年真题,并且查阅《知识点提要》,它是《精讲精练》的浓缩版,更强调需要记忆的重点。继续做《1000题》,对已错两次的题目加强标注,这一阶段预计耗时一个月。九月至十月,主要精力仍应集中在选择题上。进入十一月,《考点预测背诵版》是你的新伙伴,开始熟记主观题的答题素材。再次过一遍《1000题》,多次出错的问题要特别留意,理清易混知识点和相关时间线。同时,完成《8套》的选择题,做好错题标记,每日背诵主观题答案。《8套》的选择题会涵盖许多细节知识,有助于自我检测。别忘了浏览《形势与政策》小册子,并时刻关注肖秀荣老师的最新资料。十二月,《8套》选择题再做一次,完成《4套》,持续背诵主观题答案。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肖秀荣准确预测了所有政治主观题,这些都在他的《8套》和《4套》中有所体现。选择题达到40分并不困难,主观题部分尽量多写。
考研数学方面:
开始时以教材为主,一星期一章,个别章节量大安排两星期。主要是先看教材本科教材或者同济、浙大的皆可(但要以考纲为前提),挑一些教材课后习题来做。另外是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争取搞懂每一道题。这一个过程是比较痛苦的,很多题目是似懂非懂,因此需要在比较模糊的地方做标记,下一轮复习的时候要在这些地方多花功夫。
考研英语方面:
经验之谈:过分专注于词汇积累。我曾清晨捧着红宝书埋头苦记单词,耗时良多,但现在看来成效并不显著。其实,应当将单词学习与历年真题的阅读部分相结合,通过上下文来记忆单词,同时也能提升对于复杂句子的理解能力。对于复杂句子的处理和翻译,我参考了何凯文的每日一句。鉴于我在高中时期语法基础还算扎实,通过每日一句的解析,逐渐找回了剖析句子的技巧。推荐的方法是,先将每日一句抄录下来,自我尝试分析和翻译,之后再对照解析进行学习。
考研专业课方面:
“热工基础”是一门涵盖了热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等核心领域的课程,它是理解和解决能源转换、环境保护等问题的基础。在热力学部分,理解并掌握三大定律至关重要。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帮助理解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第二定律,尤其是熵增原理,揭示了自然过程的方向性;第三定律则是关于绝对零度的理解,为物质的状态方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流体力学方面,动量方程、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也称为纳维-斯托克斯方程)是基础,它们描述了流体的运动规律。伯努利定理则帮助在处理理想流体流动问题时有了直观的认识。对复杂流动,如湍流、边界层理论,需深入理解和应用。
传热学部分,了解热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基本传热方式及其相互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和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是这个领域的基石。多孔介质中的传热、相变传热等问题也需关注。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尝试构建物理模型,凭实例分析加深理解。做题是检验理解的好方法,但要注重质量非数量,每做完一道题都要反思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
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在线课程等,深化理解,拓宽视野。与同学讨论、教师教也是提升的重要途径。保持好的心态,自己,坚持到底,你会发现,即使是复杂的热工基础,也能逐渐变得清晰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