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财经济学院经济史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涉足政治理论其实不必过早。初期阶段,专注于专业课程更为关键,但到了9月左右,政治学习就应提上日程了。在参考资料选择上,我选购了肖老师的《精讲精练》、《1000题》以及《十年真题》这三本必备书籍。《精讲精练》内容繁多,我读完一遍并未觉得有多大收获,室友翻阅三遍也反映效果平平,所以这本书或许可以考虑暂且搁置购买。《1000题》则是必须入手的,需要多次重复练习,我自己就做了两遍并复习了两次。而《十年真题》对我而言帮助有限,不过这因人而异,你可自行判断。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学习中,关键是深入研究历年试题,理解每个概念的本质。试题的作用不容忽视,需要多次重复练习,直至对其精髓了如指掌。考虑到考研数学可能会包含更多基础题目,因此必须扎实地巩固基础知识,保持耐心,一丝不苟地解每一道题。关于课程选择,我认为基础较弱的人不应依赖视频教程,它们可能收效甚微。进入九月,暑假过后,当你完成了复习全书,你将会感到数学的大门已向你敞开。重新解决之前做错的课后习题,并再次浏览复习全书,尤其是第一次未能解答的题目,值得再次尝试。已经掌握的部分也应回顾,以加深记忆。定义和定理可以再次抄写,这个步骤一个月的时间就足够了。对于复习全书中仍然难以理解的例题和练习,务必做特殊标记以便日后重点攻克。
考研英语方面:
关键在于词汇和真题,如果条件允许,模拟题也可适当涉及。(1)对于词汇,我起初的基础非常薄弱,很多单词都不认识。初次记忆时确实感到吃力,因此前两次复习时,我会边写边记,一次英语一次汉语,强调刻意记忆。接着,每天我学习两个单元的新词,并重温前一天的两个单元,直到考试。每当遇到记不住的单词,我会在页面下方标注,10月份时着重回顾这些模糊的词汇。(2)真题的操练至关重要,需要反复研磨直至熟练掌握。尤其关注阅读部分。我的步骤是,先完成题目,然后在笔记本上翻译全文,对比答案纠正错误,再逐段默写并改正,最后深入理解答案解析,找出解题规律。这种方法虽然耗时,却能同步提升翻译、写作、语感及复杂句子理解等能力,无需额外练习其它题型。若你缺乏耐心或基础较好,可选择多次少量地刷真题。在时间安排上,6月前完成黄皮书的第一轮,接着做96年到07年的旧题,之后重做近几年的试卷,预留两套在考前最后一周使用。我倾向于在两小时内完成一套真题,然后再细致检查每个题目。务必控制好时间。(3)至于作文,从10月起开始背诵精选范文,每日大、小作文各一篇,不断重复,到了12月可以尝试动手写几篇以检验效果和速度。尽量避免在考试中完全依赖模板,要有自己的创新。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的基础理论,这是经济学科目的基石,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你需深入理解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决策模型、市场结构分析等微观经济学核心概念;,宏观经济指标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理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学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理论不仅要求,更需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掌握经济模型和图表分析。经济学常常凭数学模型来抽象和解释复杂的经济现象,如IS-LM模型、AD-AS模型等,这些都是理解和解答题目中的关键工具。熟练绘制并解读各种经济图表,例如供求曲线、菲利普斯曲线等,也能帮助更好地理解经济运行规律。
再者,关注经济时事和热点问题。中央财经大学的经济学考试往往结合当前经济形势,考察你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定期阅读《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等权威期刊,以及关注新闻报道中的经济动态,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我的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优于记忆”至关重要。尽量将每个知识点与现实情境相联系,形成自有的理解框架。做题是检验理解的有效途径,凭大量练习,不仅能熟悉题型,也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我还习惯于定期整理笔记,将学到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梳理,这对复习阶段非常有帮助。
保持好的心态和规律的生活作息。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保持身心健康应对各种挑战。每天保证足够的休息,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过度疲劳。